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计算机普遍应用的今天,校对人员手中的手写原稿正逐渐被作者随磁盘送来的打印稿所取代。因此,研究磁盘稿的特点及其校对方法非常必要。  1规范磁盘稿可减少校对工作量磁盘稿与手写原稿相比,当然是打印稿整齐、清楚、容易辨认。目前大多数作者送来的磁盘稿并非由作者本人录入,而是由别人代为录入的,所以打印稿质量参差不齐。二是每个作者使用不同的汉字系统(如WPS,Word等),与出版社所用的专业排版系统不可能完全兼容。因此,出版社有必要对送来的磁盘稿进行规范。对于前者,出版社可对作者送来的磁盘稿的差错率提出要…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出版社王明阜社长说:“随着计算机应用在社会上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完善,有可能从作者开始就用计算机进行格式化的写作,这样就把写作、录入、排版、制图表从一开始就结合起来。而编辑的过程同时也是校对的过程。”这里强调了作者交磁盘稿的条件。 使用磁盘稿,可减少原来审读、加工书稿时各环节间传递带来的麻烦,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地说,有下列优点: 1.磁盘稿可直接上机由编辑加工,设计版式,校改原稿;加工后的稿件可直接被照排系统调用发排出校样或胶片。这样,将录入、编辑加工、排版、校对等多个工序集中到一个环节完成,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工序衔接时间。为了保证编校质量,可以利用人员搭配交错进行,互相促进。 2.磁盘稿的出现,为编辑上机直接改稿、记录  相似文献   

3.
磁盘稿的编校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扬 《出版科学》2001,(3):59-59
目前,作送来的磁盘稿大多数并非由作本录入,而是由别人代录入的,所以打印稿的质量有好坏。对于那些没有经作仔细校对过的,留错率较高书稿,要坚决退改。另外,每个作使用不同的汉字统如Word、WPS等,与出版社所用的排版系统不可完全兼容,所以应要求作使用哪几种汉字系统或用提供本件的方法,以使作提供的稿能与版社的排版系统相互兼容。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书稿形式已由纸介质向电子介质转化,作者交给编辑的不再是一摞纸稿,而是一张磁盘或电子邮件,既是“原稿”,又是“校样”,这样一来,很多人认为,校对工作可以简化了,甚至可以取消专门校对科室和人员,实行编校合一,或是请社外校对人员进行校对。这样一来,校对工作不被重视,校对人员地位不高,高学历校对人才纷纷流失。校对工作真的可以弱化吗?  相似文献   

5.
一、磁盘化原稿的含义   在我们的工作中,作者交给出版社的原稿有三种情况: (1)手写稿; (2)打印稿; (3)磁盘。   磁盘化原稿首先将手写稿排出在外;打印稿,可能原来是铅印稿粘贴的,可能是机械打字稿,也可能是计算机打印稿。   为了下面叙述方便,我们把计算机打印稿也划入磁盘化原稿,这样磁盘化原稿包括三种:有磁盘、无打印稿,有磁盘、有打印稿,无磁盘的计算机打印稿。   有时手写稿、非计算机打印稿,作者也提供磁盘,但除非作者特殊说明外,编辑加工应在原稿上进行,磁盘只作为排版时参考。   非计算机打印稿和计算…  相似文献   

6.
现在电脑的应用已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许多方面,并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某些传统习惯及工作方法,用软盘稿代替纸质稿交给出版社的作者日渐增多,校对人员接触到的校样集原稿、校样于一体,校对变成了校读,校对功能从“校异同”向“校是非”转变,传统的校对方法已不适应新的要求。如何认识这种转变,现代校对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7.
磁盘原稿包括其复印件,下同,对于校对者来说,因为它集原稿与校样于一体,无法把作者之“非”和录排之“异”分开来校正,只能采用读通校法,不能采用对校法;所以有人就认为,原稿磁盘化了,校异同作为校对功能,会因为没有出现在校样上不同于原稿的“异”而消失;校异同作为校对方法,也会因为没有校样与原稿两个文本的比照而自行消失。这就是说,在原稿磁盘化的条件下,“双校”只剩下校是非、没有校异同了。事实果真如此吗还是让我们作些具体分析吧。一、校异同作为校对功能,今后会消失吗校对功能,最简括地说就是“猎错”。校异同的…  相似文献   

8.
黄资泰 《传媒观察》2007,(10):60-60
电子出版给校对人提出的挑战传统的报刊校对方式是以原稿为基准,对校样进行校对,纠正打字与排版时出现的差错。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版流程发生了较大变化,记者与编辑交付发排的往往不再是手写稿,而是电子文档加打印稿,将传统的原稿与打字校样合  相似文献   

9.
危机———世纪之交辞校“对”当我国出版行业迎接“电脑时代”到来的时候,一场校对工作的深刻危机也正在酝酿之中。数年前,当首份“磁盘稿”出现在我们面前,习惯于校异同的我们,一时不知如何处置才好。说“省力”吧,那真是太省力了。校样即原稿,原稿即校样,用不着...  相似文献   

10.
叶勇 《出版视野》2005,(6):42-43
一.磁盘稿时代原稿形式的新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俗称“电脑”)冲击着我国出版行业,电脑照排代替了铅字排版,胶印取代了铅印。于校对行业而言,则带来了原稿形式的新变化:传统意义上与“校样”相对应的“原稿”被模糊化了、被合二为一了。一时间,出版界“原稿缺失论”流行.校对工作已无原稿可依的“无原稿校对”也成了校对行业的主流现点(此观点甚至被写进了中国版协发布的、校对工作委员会起草的《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事实果真如此?  相似文献   

11.
原稿磁盘化与校对定位□钟联一、问题的提出原稿实现磁盘化后,校对何去何从?这是近年来对校对工作研讨中出现的一个热点问题。有的人认为,一旦原稿实现磁盘化,就不会出现因录入原稿而产生排版上的差错,至于原稿存在的问题则完全可以由编辑解决,不需要校对员进行“字...  相似文献   

12.
当出版行业以欢欣鼓舞的心情迎接“电脑时代”到来的时候,一场校对工作的深刻危机也正在酝酿之中。数年以前,当首份“磁盘稿”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习惯于校异同的我们,一时真是感到不知如何处置才恰当。说“省力”吧,那真是太省力了,校样即原稿,原稿即校样,用不着再逐字逐句校异同了,心里还真有一点出奇的兴奋。    相似文献   

13.
电子原稿校样的特点是原稿与校样合二为一,省却了原稿录入环节,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何确保校对质量便成为校对人员面临的新课题。除去许多技术性的问题需要探讨外,还需要建立起一些相应的意识,促使校对工作质量的提升。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些许经验值得与校对同仁分享,归总就是"建立三种意识,注意八个事项"。  相似文献   

14.
校对是出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对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校对的职责是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版错误,并发现原稿的错误、疏漏和不妥处,提交编辑解决。消灭排版错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校异同”,发现原稿错误也就是“校是非”。下面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认识和体会。一、“校异同”是校对人员 的天职,是对校对人员 的起码要求 “校异同”就是根据原稿核对校样,改正校样上的排版错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网络的发展及无纸化办公的推进,校对行业面临原稿形式的新变化,传统意义上与"校样"相对应的"原稿"被模糊化了、被合二为一了。作为报纸校对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已不再是"核对上报稿件与原稿是否一致",而是要检查和找出校样中的各类差错。作为一名经历过这个变化过程的老校对,笔者认为,目前校对人员的工作难度在增加,压力也越来越大:过去,有原稿可以参照,经过编辑审核过的稿件,错误少;现在,没有原稿,没有了可参照的原件,校对人员需要从校样中自主找出各类差错,这对校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差错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校对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以质量取胜。但校对工作也有它的局限性,严格来说,校对人员在校对过程中,只有尊重原稿的义务,而没有擅自更改原稿的权力。我们称这种对原稿负责,努力发现校样与原稿不符的方法为“校异同”。实践证明,在目前出版的书籍中,“校异同”能有效地保证书稿的质量,使之达到出书要求。在“校异同”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大凡从事出版工作的人都知道,校对就是在尊重原稿的基础上,消灭在排版中出现的与原稿不相符的文字、标点和符号,以及版式和图表等差错,使校样能更正确地、如实地反映原稿上书写和批注的内容。也就是说,校对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或主要任务是“校异同”。然而,最近一个时期,关于校对工作人员的职责问题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认为发现原稿错误,也就是“校是非”,也是校对工作人员的一项主要职责。许多人,尤其是校对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校对人员不得不从事“校是非”的工作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校是非”这种现象或观点的提出,使人们对校对人员的职…  相似文献   

18.
校对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校异同",二是"校是非".在传统的校对工作中,校对面对的是一摞摞的手稿和根据手稿排印的校样,这样在原稿中由于作者的字迹潦草、不规范,或者由于排字员错捡字等原因,就会在校样中出现差错.另外,在一些书稿中,尤其是科技类、古籍类书稿中,常常会出现冷僻字、异形字等,因没有现成的铅字,在校样中就会出现"黑屁股".  相似文献   

19.
鲁迅说过:“校对和创作的责任是一样重大的。”校对是一种再创造性劳动,是出版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出成品、出精品的保证。除了提高校对人员各方面的素质以外,结合笔者的体会,从改进校对方法和更新管理方法方面对如何提高校对质量总结如下。改进校对方法校对方法主要包括折校法、点校法、读校法和通读法等①,这四种校对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的对象。比如折校法是把校样放在校对人员正前的桌子上,原稿拿在两手的食指、大拇指与中指中间,从第一行折起,压在校样上进行校对,这种方法速度快、不易多字漏字。点校法是把原稿放在校样上边,…  相似文献   

20.
张昕 《出版科学》2000,(4):25-25
汉字输入系统及排版技术的广泛使用,导致原稿磁盘化渐成趋势。人们发现,倘若仍然采用传统的校对方式——比照原稿校异同,将使校对操作简化成对红,且并不违背“对原稿负责”的宗旨。于是有议论产生:磁盘稿没必要进行校对了,编辑加工以后自行对红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