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延平 《传媒》2006,(7):24-25
北青报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依托北青报的优势资源,横向形成系列报刊群,纵向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稳步推进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发展,通过资本运作和内部市场化,建设一个以北青报为核心产品的现代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2.
报纸呓语     
王乾荣 《传媒》2001,(7):11-12
我接触《北京青年报》时,已经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青年了,但这份报纸仍然十分强烈地吸引了我;当我人到中年之时,我还是非常喜欢《北京青年报》。但是这两年,我对北青报稍微有了一点儿保留。 随着版面的增加,北青报的广告越来越多,几乎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视觉的不堪重负和心理的厌烦,正强烈离间着我与北青报  相似文献   

3.
老骥 《青年记者》2002,(2):22-23
正如历代兴衰更替一样,功成名就君临天下的进修也就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时候,成功了的北青报似乎也正滑入这一不祥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查国伟 《传媒》2004,(12):8-11
北青报的崛起堪称京城报业的一大奇迹,从当初区区几十万元起家发展到如今的年收入数亿元,北青报如今的经营业绩已是创业元老们当年所无法想象的,"北青奇迹"也一直是业界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5.
新境界     
<正>近日,本刊特约记者对北青传媒集团总裁孙伟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掌舵上市不到一年的北青传媒,这位北青报昔日的副总编辑尝到了大企业老总才能体会到的苦辣酸甜。但是,不管曾经面对着怎样的压力,也不管现在仍然经受着何等的挑战,更不管未来的北青传媒集团向何发展,至少有一点是毋庸质疑的,那就是孙伟已经从一个海外上市公司经营的“门外汉”成长为一个中国内地传媒业在海外上市的“专家”,这不正是孙伟的新境界吗?同时,北京青年报也从传统平面媒体走上了打造一个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现代传媒集团之路,这不也正是北青报的新境界吗?  相似文献   

6.
北青报在2004年初将北京儿艺并入旗下后,对儿艺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把儿艺打造成为化市场的一匹“黑马”。北青报入主儿艺之后。儿艺经营额实现了从70万到1500万的质的飞跃。北青报第一次的跨行业投资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一直关注传媒产业发展的期刊,《传媒》就北青报的此次跨业整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北京青年报》在我国青年报刊之中,无论是社会影响还是经济效益,都是站在前列的。它的发展速度及方式曾引发了关于“北京青年报现象”(以下简称“北青报现象”)的讨论。在一定意义上,《北京青年报》对于我国青年报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此,我们对于青年报业前景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从解剖分析“北青报现象”入手。  相似文献   

8.
史玮 《青年记者》2017,(22):51-52
2017年7月3日是北京青年报复刊的36岁生日,北京青年报(以下简称“北青报”)以“三十六年见字如面”为主题,推出了共计60个版的社庆纪念特刊,其中32个内容版,共刊出读者来信70封.见报当日,北青报官微同步推出特刊“电子版”.庆生特刊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众多读者在官微留言,纷纷表达对北青报的祝福和期望,在朋友圈转发、留言,“见字如面”一时刷屏.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05,(1):39-39
<正>[第一财经日报]1月7日,北青传媒计划拓展新的厂告业务,而不再过份依赖《北京青年报》的广告收入。“我们将有更多的广告收入来自北青报以外的媒体。”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执行董事孙伟说。  相似文献   

10.
盛会刚过,《北京青年报》于11月17日二版中心位置刊出《开设五个专栏创新一种模式实现强强联合——本报与新华社成功合作盛会报道》千字章,在章的上方是一张七寸照片,这张以“新华社十六大报道新闻中心”标牌为背景的照片上是前方报道中心的5位国内部编辑,他们是作为新华社国内部与北青报在十六大期间台办的5个栏目的主持人而成为北青报的新闻人物的。  相似文献   

11.
如今,办报人谁都想提高发行量,抢占市场先机。但如何把报纸办得精彩,符合消费者的口味,让他们心甘情愿多买你的报纸呢?笔者以为,抓市场“卖点”是提高报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北京青年报》在20世纪90年代初,还是一份很不起眼的报纸,然而由一批有着敏锐市场眼光和较高知识素养的新锐执掌北青报后,通过短短数年的市场摸爬打拼,如今北青报不但打造出一个响亮的品牌,而且去年其广告刊登金额在全国纸媒体中已跃升三甲。无论是编报人,还是读者都觉得北青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与写作》2002,(12):41-41,42
在欢度国庆节、喜迎十六大的宣传热潮中,北京市几家主要的报纸,新闻图片不但数量大增,而且多有出彩之处。仅以国庆后的一周(1-6日)为例,日报、晚报、晨报、北青报、法制报、娱乐信报、劳动午报等7家报纸,就先后刊发了各类新闻图片120余幅。日报、晚报、晨报和北青报还分别设立了摄影图片专栏、专版,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多彩,图片质量好,印刷精良,版面设计新颖,具有较强的震撼力,显现出在整个新闻宣传中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崔健 《新闻导刊》2005,(1):56-56
北青传媒计划拓展新的广告业务,而不再过分依赖《北京青年报》的广告收入“我们将有更多的广告收入来自北青报以外的媒体。”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执行董事孙伟说“今年我们计划收购创办一系列报纸、专业性杂志。下半年开始会考虑进军电视业。”孙伟说。目前北青传媒的广告收入95%来自《北京青年报》据了解,北青传媒将有三分之一的广告收入来自新开拓的业务。  相似文献   

14.
李瑾 《新闻三昧》2006,(8):7-10
记者:《法制晚报》酝酿创刊的时候,很多业内的人就感觉很奇怪。有种说法是,“晚报是将消亡的报种”,更何况,在北京市场上,《北京晚报》多年来对读者培养出的阅读习惯,很难有人可以撼动。再有就是,做一份法制类的晚报,是不是题材有些单一呢?王林:关于这张报纸的名字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当时,《法制晚报》(以下简称“法晚”)是北青报系从《北京法制报》收过来的一张报纸,这之  相似文献   

15.
樊巍 《新闻大学》2003,(3):80-84
最早的新闻监控源于欧美国家的新闻运作,之后被香港的报业学去。北青报1999年7月1日建立了新闻监控部,新闻晨报从1999年创建初期,就有了新闻监控的雏形:而完整的一套新闻监控运作机制则是在2001年年初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如果笔者的记忆不错,新闻历史感是近两年才被郑重其事地提起的.范敬宜说"写新闻要求有历史感"(<新闻战线>2∞1年第1期第43页).北青报的总编也认为"现在有历史感的新闻太少".  相似文献   

17.
动态     
《网络传播》2005,(10):9-10
中国网推出“中国和平发展世界无限机遇”专题,中国网络媒体江西行,电视台网站研讨会召开,北青报正式控股千龙网,三大动力助推互联网新浪潮。  相似文献   

18.
凌久 《新闻记者》2005,(1):14-14
12月22日,被称为“国内报业第一股”的北青传媒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其公开发售部分已获约400倍超额认购,创下半年来香港新股超额认购倍数新高,这说明市场看好北青报的发展,看好中国传媒业的未来。但是在鲜花和掌声背后,北青传媒的走向仍然存在疑问。例如,北京青年报社年收入数亿,应该说不缺发展资金,那么上市的目的是什么?除了品牌效应之外,“圈”来的钱如何运营?北青报方面提出的跨媒体跨地区发展设想,如何取得政策面的支持等等。作为“报业第一股”,北青传媒上市的象征意义恐怕要大于实际意义,我们也期待北青传媒一路走好,为我国传媒资本…  相似文献   

19.
[前面的话]孙伟,高级编辑,北京青年报社常务副总编辑、社党委委员。1983年加盟北青报,历任记者、新闻部副主任、主任,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2004年9月出任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青传媒”)总裁。曾获中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等多个奖项,并连续四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由北京青年报控股的“北青传媒”2004年12月22日在香港成功上市,被称为中国内地传媒企业境外上市第一股,是我国改革开放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一个崭新的探索和尝试;上市之后,“北青传媒”又准备进军电视领域,打造跨媒体平台,积极探索平面媒体立体化之路,受到业内同行和业外专家的广泛关注。本次访谈就是围绕上述两个主题展开的。  相似文献   

20.
2011年6月,北青Pad正式面世.面世不久即作为北京青年报集团(以下简称“北青集团”)唯一参展项目,以“从北青报到北青Pad”为口号,参加了“建党90周年全国党报党刊成就展”.作为国内第一个由传统媒体推出的移动互联终端,北青Pad究竟能为传统媒体带来哪些改变?能否引领一场彻底的传统媒体转型?我们最近采访了北青易万卷公司总经理张浩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