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发现大学附属学校发展经历了大学单方行为、政府介入以及政府驱动下的多方合作三个主要阶段,从“亲子关系”到“契约合作关系”的转变成为大学附属学校扩张的基础。在大学的天然光环、大学附属学校办学成效、政策支持以及多方需求的共同助推下,大学附属学校呈现出明显的办学热现象,突出表现为数量激增且广泛分布、多元主体参与办学以及合作模式的多样化。随办学热现象共生的真假大学附属学校问题、附属学校办学与区域教育生态问题、大学附属学校办学的利益输入问题、大学支持附属学校发展的实效性问题以及大学附属学校办学评价等问题也亟待反思。  相似文献   
2.
乾隆帝少年时代便密切接触佛教,通过同章嘉三世的交往,深刻领悟了佛教文化;在与超字辈僧人同参法会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上层僧人的趋炎附势,对其投机钻营的行径产生了厌恶之情;而在他少年时代的诗文集《乐善堂全集》中,其对佛教寺庙的喜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对参禅悟道高僧的尊重多有描写。从这些诗歌中可以推断:弘历少年时代形成的佛教观具有理想主义倾向,这无疑影响了他即位后施行的佛教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3.
意识的能动性,指的是人类通过实践能反映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并且能在此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概括和抽象,从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由此形成一定的观点、思想、理论体系,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最终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创造原来世界上所没有的新事物。因此,从本质上说,意识能动性属于认  相似文献   
4.
大学委派到中小学的“挂职副校长”在大学和中小学两个教育场域中产生影响,是具有“双栖”性质的教育人。根据其驻中小学的时间、学科背景、聘任方式、管理组织等标准,可对挂职副校长做类型区分。作为大学专业人员的代表、连接大学与中小学的桥梁、进行实践研究的先锋、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人物,挂职副校长在中小学的工作中遭遇了理实冲突、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身份冲突、双重职责下的工作重心冲突、文化差异下的工作方式与取向冲突、业务开展中的语言冲突。通过进一步完善“挂职副校长”成长的支持与保障机制,提升效能,促使其向“实践型专家”的理想发展样态成长。  相似文献   
5.
就业公平是教育公平价值理想在社会领域的现实映射。就业公平与教育结果公平密不可分,对就业公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大规模社会调查、小范围的问卷调查,乃至记者的采访、学者的理论推断,都证明了就业不公现象的普遍存在。推行就业信息完全、充分、及时的公开,是破解就业不公顽疾的有力手段。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体系,是促进就业公平的有力保障。增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是解决就业不公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角度,用信息论原理初步探讨了英语教材信息转换的要点和分类,各类信息的转换方法和实施过程,最后指出了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代的蒲松龄除文学家身份外,亦是一位推崇医德、博闻强记的民间医家,他为世人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医学著述。在其撰写的《聊斋志异》中不乏涉及中医知识和医药现象的篇章。本文将《聊斋志异》置于中医文化的视角下进行探讨,试图通过对文本和中医文化的交叉研究,深入挖掘蒲松龄的医学理念和价值观,加深对《聊斋志异》涉医文化内涵的理解,期望以《聊斋志异》为例,为中国传统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解视角和阐释方向。  相似文献   
8.
乡土课程,是以具有“乡土特征”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建构的地方性质的课程,是对青少年进行乡土教育的重要载体。乡土课程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是地方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动力支持,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课程基地,是“五育”融合育人的重要课程行动。本研究以山东省P市乡土课程的调研为行动始点,在组建课程开发团队与乡土课程资源的收集、筛选、整理的过程中,以乡土课程标准制定、特色乡土教材的开发以及配套资源库建设为重点,进行了乡土课程开发的实践行动。并对当下课程实施、课程协调、课程评价、课程指向和乡土教育价值等乡土课程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发展迅速,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课程论非常必要,并已经具备构建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课程论应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中国话语体系,立足中国实践问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践创生路径是善于借鉴西方课程论研究,积极寻源中国传统智慧,注重多种研究范式融会贯通,以及加强与实践领域多方协同。以此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力量,展现中国自信。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当代心理科学的新理论,从理性的角度,对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四会问题,如何指导学生记忆词汇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词汇意义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辩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