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电导法和最大压差法分别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实验结果表明,电导法测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较最大压差法更为准确,更适合作为本科实验为学生开设。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3种含不饱和双键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丙烯酸乙酯二甲基(辛基、十二烷基、十六烷基)溴化铵,并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以此种表面活性剂为疏水单体,丙烯酰胺为亲水单体,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复合引发剂作用下,聚合得到疏水缔合的两亲高分子。采用表面张力仪分别测量了单体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了3种阳离子单体展现了与普通表面活性剂类似的表面性质,而两亲高分子产物具有典型疏水缔合共聚物的聚集行为。对单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言,其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随疏水碳链的增加而增大,导致临界胶束浓度(cmc)数值下降;而其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随链长增加而减弱,这是由于链长增加后发生弯曲,在气液界面上排列更疏松造成的。聚合后的两亲高分子,在低浓度下单链两亲高分子形成分子内胶束,浓度升高疏水长链之间相互缔合形成分子间胶束,因而在表面张力曲线上出现了明显的两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4.
采用潜溶剂法合成了咪唑啉表面活性剂(命名为IM-14),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为目标产物;通过芘荧光探针法探究其胶束化性质,测得临界胶束浓度为9. 3μmol/L。选择氧化铝纳米颗粒(Al_2O_3NPs)作为固体模型,研究了咪唑啉表面活性剂在纳米颗粒上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确定了吸附方式是多层吸附;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和引入竞争吸附确立了吸附主要通过氢键作用、π-π堆积和疏水作用进行。  相似文献   
5.
不少人撰文指出,我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实,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的办法也有多种,但主要的还要从教的角度入手。教的问题的解决,关键不在教材、教学方法等,而在教学理念的确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增值税转型后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为保证改革实施到位,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对保证增值税改革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解释。增值税转型后,主要内容是允许固定资产中的机械设备部分进行税款抵扣,在具体账务处理时,如何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本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谈了作者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从媒介视角审视,文化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形态。当今社会由视觉文化所主导,而视觉文化正在经历虚拟性转向。从19世纪的电影到20世纪的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动态的、综合的视觉文本传播、接受和理解已经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但值得警惕的是,相较于口语文化和印刷文化,视觉文本所产生的“惊颤效果”和视觉文化的虚拟性转向,可能会导致人们想象力与现实感的迷失。  相似文献   
8.
分别测定得到6种短链醇溶液在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张力,考察了分子结构对表面张力和吸附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综合实验的醇类稀溶液浓度范围,并利用Origin软件分别基于传统数据处理方式和曲线拟合方式计算得到吸附分子的横截面积。通过此实验,力求针对最大压差测定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点3个目标层次,使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表面化学相关实验原理和技术、数据处理方法,加深影响表面张力和吸附测定的因素和相应的概念、理论的理解,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光响应超分子凝胶制备与性能研究的综合化学实验。通过螺吡喃与胶凝剂分子进行二组分共组装构筑了光响应凝胶,并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波长的光下该体系表现了很好的光响应性质,螺吡喃分子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光致变色现象,而且具有很好的可逆性,其对应的紫外可见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实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