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20世纪这一百年中,中国的幼儿教育事业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2.
正一直以来,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中,教师普遍认为社会领域的活动是最难把握的。究其原因:一是许多幼儿园很少甚至没有开设专门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只是把幼儿社会教育作为一个附属内容加入到其他的教育领域活动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幼儿社会性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目标、内容和方法;二是一些教师常常通过集体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3.
在我国学前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引进过各种理论.现在,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借鉴与创新之间寻找构建中国当代学前教育思想体系的立足点,从而促使我国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从主要依靠模仿和引进走向扎根于本土化实践的生成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4.
自从有了人,教育就开始了它的历程,爱尔维修的"人是教育的产物"的命题,更是加重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使命感.时至今日,人们不仅对教育,而且对教育的开端--早期教育也越发重视.  相似文献   
25.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实施途径,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设计与实施、观察与评价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本研究基于关键事件技术,采用德尔菲法和观察评定法,建构了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观察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即预设性事件、生成性事件、管理事件;10个二级指标,即材料投放、环节组织、提问、总结、个别指导、理答、评价、应变、规则与期望、纠正不当行为;20个三级指标,即材料充足、材料种类多样、材料适宜、环节形式、环节次序、开放性问题、提问对象、发展概念、迁移经验、个别指导、回应幼儿需求、候答、纠正补充、追问、高级语言、有意义的评价、意料外的回答、与预设不同的做法、规则与期望、纠正不当行为,并对不同专业水平的教师在各指标上的教学行为表现进行了描述。该指标体系可用于评价和改进幼儿园教师的集体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26.
27.
玩出生活里的美感趣味 当孩子运用多种感官,与周遭环境、质材相互作用,动手把玩、实验、破坏,以“负”的造形活动去发现、了解物体的特质,进而再以组合、建构、连结的“正”的造形活动进行创作游戏时,就能从中逐渐培育丰富的意象与美的感受性,激发个人的创意。“艺术百宝箱”运用搭建、构成的方式,扩展孩子的三度空间概念,让孩子在建构式的立体造形游戏中,体会堆砌(垂直建构与重力的关系)、架构(线性张力、压力与连结的关系)的原理,进而思考、设计、体验造形与力学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28.
整合性课程已经成为当今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这种整合,一是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即着力建设使课程要素形成有机联系和有机结构的“整合课程”;二是形成“由上往下”的新整体视角,即整体地把握住幼儿园课程这一有机集合及其组成成分的各个科目,避免“由下往上”的片面视角和把课程看成分离的一门门科目;三是课程实施者的整合性,即教师、幼儿和家长是课程内容的共构者,每一个具体的活动内容都是从强调幼儿的发展出发,由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讨论制定出来的,并由他们共同实施。当然,当代的幼儿园课程整合也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构建新的能走向未来的课程价值观念?因为课程价值观念,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只有确立了课程价值观念,课程整合才会成为实质性的而非形式的。怎样重选内容?重选内容的实质是重构课程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9.
早期德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全部幼儿教育的基石和重心。幼儿的早期德育不仅仅重要,也最为复杂。它既是独立的,又广泛地渗透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各项内容和活动之中,并有其特定的心理结构,所以,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幼儿早期德育中,始终把握幼儿的品德心理结构,抓住早期德育中最关键的工作环节,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不可跳跃和不可逆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自爱—他律—自律—公正”等阶段,而2—7岁幼儿的道德发展处于最初阶段,属于他律…  相似文献   
30.
阶段性构成了儿童发展的基本特征。教育影响更多指的是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对幼儿来说,成人与儿童的交往方式,特别是成人对儿童的抚育方式影响着儿童期的人格特征的形成,进而影响儿童的整个生活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