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俞昕 《教学月刊》2015,(4):42-44
笔者在研究2014年高考试题时,曾对全国大纲卷的第21题进行过一番思考.原题呈现: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直线y=4与y轴的交点为P,与C的交点为Q,且|QF|=5/4|PQ|.(I)求C的方程;(II)过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垂直平分线l′与C相交于M,N两点,且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的方程.  相似文献   
72.
高中数学选修系列三《数学史选讲》是高中课程改革后推出的一个崭新的内容,它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新的教学内容需要新的教法,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探索,下面笔者就其中“千古谜题”一讲就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做一些全新的教学尝试与探究,希望与大家分享、探讨.  相似文献   
73.
数学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比较枯燥的形式化表现形式,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但是数学思考却是火热的、生动活泼的.如何点燃和激起学生的火热思考,使他们能够欣赏数学的美丽,是高中数学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  相似文献   
74.
在多种数学史著作中,搜集有许多古老的数学问题,即“问题研究”.这些数学问题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历经成百上千年,由众多数学爱好者或著名数学家发现并提出,引导着当时或后来成千上万的数学爱好者甚至于中学生投身其中,不懈的去思考和探索,从而大大拓广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加速了数学的发展.我们把在数学史上产生较大影响,或对数学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或在公众中引起广泛反响的数学问题称之为数学名题.  相似文献   
75.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活动”这一概念.它把活动划分为理论活动、制作活动、实践活动.此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均对活动进行了论述,但他们都是从主观方面来抽象的理解“活动”.马克思把他们的活动理论进行了合理的扬弃,提出了科学的活动观.  相似文献   
76.
在浙江省天台中学举行的新课程背景下数学特长生培养研讨会上,来自一线的教师和教学专家们共同研讨高考与竞赛的对接问题,探索适应高中课程改革要求的数学特长生培养模式,专家针对当前数学特长生的培养都发表了精辟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7.
数学探究教学强调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以数学教学内容或相关问题为载体,通过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把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数学认知活动呈现出来,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养成数学态度,培养初步的研究意识。它既是一种数学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数学教学思想,提倡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是数学探究教学的主要特征.时至今日,探究学习已经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学习方式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探究”几乎成为研究数学学习方式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然而,实际的课堂观察表明,数学探究学习的成效不容乐观,在实际的操作上存在很多的偏差.本文从“有效性”与“可行性”两方面思考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8.
公关传媒实务的电化教学俞昕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是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经营管理技术,是用传播手段塑造组织自身良好形象的艺术。公共关系专业为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学生继基础课教学实践之后,系统学习并掌握公共关系学、公关素质、...  相似文献   
79.
1问题提出校本研究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已逐渐被教学一线的教师所认识和接受.校本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研究者所从事的关于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取舍和修正而形成课堂课程,其中包含着隐性的校本课程.隐性的校本课程实质是教师对国家课程的一种增减、修正,对课程某一点的深入拓展,舍弃一部分课程内容,增补一些内容.这时课程教材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很大流动性,把最新的社会科学知识介绍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应更多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的确,数学的文化内涵往往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存在,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将文化观念渗透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才能让学生感悟这种“看不见的文化”.数学教师在数学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对课程的选择和修正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把这种时刻发生着的不自觉的行为引向自觉、自发、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在对课程内容补充、加强的基础上,使隐性的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脱离,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切入点,实现从隐性到显性的过渡.研究者所在的湖州二中属于重点高中,学生基础较好,学校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80.
如今,"翻转课堂"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很多一线教师也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实践与反思 .学习的过程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 ,首先是知识的传递接收 ,其次是知识的吸收内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的第1步"知识的传递接收" ,将其放在课堂上完成 ,而对于第2步"知识的吸收内化" ,将其留在课后完成 .而在翻转课堂上 ,这一模式完全颠倒了 ,学生是在课后利用微视频、教材学习新知识来实现学习的第 1 步"知识的传递接收" ,而在课堂上进行的才是第2步"知识的吸收内化" ,主要通过习题困惑的解疑,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来完成这一步骤 ,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