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让艺术之美贯穿于民间文学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民间文学教学中,精心挑选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利用音乐、舞蹈、电影、电视、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探讨民间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文学、历史、民俗等),让艺术之美贯穿于民间文学教学之中,两者相互交融,共同促进,可以使学生在浓郁的艺术氛围里感受和领悟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对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2.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行动的指南。它内容广博、深刻、科学,富于创新,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本文通过分析论证它的几个显著特点,从宏观上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对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3.
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曾经到西欧进行过教育考察,撰写过不少教育论文,并且在自己的庄园里创办过学校,亲自教书,其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已经显露出素质教育的端倪,对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郭琨  周静  王一棉  袁瑛  刘丽琼 《现代情报》2014,34(1):159-166
本研究检验了自尊和利他主义在SNS用户的内容分享态度与内容分享行为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根据人人网上信息的不同类型,把内容分享态度和内容分享行为分成了4类:工具型、思想型、消遣型和情感型。研究调查了来自于人人网的231名用户。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自尊对于工具型、思想型分享态度和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利他主义对于思想型分享态度和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的结果对于维护人人网的网络环境和基于人人网的营销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26.
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自始至终以浓重的笔墨刻画了悲剧主人公孤独的性格。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失望,对人生、社会、人类未来出路的探索与迷惘,造成了哈姆莱特性格的孤独,造就了他孤独的人生。文章从孤独的角度来解读这部悲剧,阐释在哈姆莱特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强烈而独特的孤独性格。  相似文献   
27.
本文拟以海南旅游文化为例,研究旅游者媒介接触习惯对其认知海南旅游文化以及对其旅游动机的影响,以此来为各旅游目的地改进旅游文化传播提供参考,为旅游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8.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颇多,主要可以归结为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与生态取向。[1]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关注  相似文献   
29.
朗诵在中文专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职高专中文系的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诵艺术技巧,对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感悟力,培养他们文学鉴赏的审美力,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从事各项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笔者在讲授外国文学课程中,精心挑选一些适合朗诵艺术训练的经典作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观摩、模仿、练习,对学生进行一些朗诵艺术训练的课程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0.
以《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为检索资源,分析并总结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存的问题.表现为:对厌学概念的表述不一致;对厌学心理结构的描述不一致、不完善;缺乏可靠、有效的测量厌学心理结构的工具;厌学的判断标准主观不一;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的机制尚不明晰;厌学的干预方式单一;干预效果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厌学个体不利结局的追踪研究尚为空白等.要达到对厌学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