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求解相交圆问题时,我们常连结两圆的交点,从而得到两圆的公共圆周角,而这个公共圆周角往往是联系其它角的一座桥梁,能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2.
解题教学是中考复习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中考复习中,若能将一个问题或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变换和发散,则可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得以优化.中考解题教学中,问题变换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为立足点,因题而变,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潜在思维水平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得出问题变换的7种方法:同一问题方式变,同一图形考题变,结构类似解法变,图形变式解法同,惯性受阻辟蹊径,封闭问题开放化,字词改动性质变.7种变换方法虽各有侧重点,但同中求异和异中存同的辩证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33.
<正>思维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然而人们思考问题时惯于正向思维,忽视逆向思维的应用,致使思维面狭窄.事实上逆向思维和正向思维二者处于同等地位,而且有些问题若能善于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会使思维变得流畅,问题迎刃而解.现就引发学生逆向思维的几种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旨在拓宽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渠道,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1由数、式运算的可逆性引发的逆向思维是在对已知数、式子的结构特征(可逆性)观察  相似文献   
34.
通过阅读题目所给的信息,结合函数图象,选择出正确表达意义的选项,是中考试题的特色之一.选择出合适的函数图象应因题而异,大致可从以下3种途径着手.  相似文献   
35.
新媒体因移动社交的普及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量已然赶超传统纸媒及网媒,其在高校线上宣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各大高校及学院相继开通微信公众号,面向本单位教研、后勤人员及在校学生传递资讯并提供服务。然而高校公众平台往往缺乏创新内容,质量难以保证,学生需求体现不足,传播效率低下。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并对结果加以统计分析,探究学生需求,以更好地指导学院管理者与学生开展互动,提升高校新媒体的影响力,从而将微信公众平台打造成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坚实阵地。  相似文献   
36.
马克思是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注重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相互作用。哈贝马斯面临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认为只要运用交往行动理论,就可以获得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的交往方式,拯救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弊病,重建社会的和谐统一。深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交往的论述,从唯物史观出发来理解交往,对我们今天认识全球化、认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和必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37.
<正>数轴上每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这个实数就是这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类似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任意一点M,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x,y)和它对应,其中x是点M的横坐标,y是点M的纵坐标,有序数对(x,y)称为点M的坐标.一、由坐标求距离  相似文献   
38.
进入初中二年级,随着"形"(几何图形及函数图象)相关内容的增多,引发了学法的变化,而此时很多学生依旧停滞在机械的模仿演算中.学法的滞后,致使成绩下滑乃至个别学生自暴自弃.初二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和品质都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同时又是学习产生分化的焦点.对此,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更新学法,适应新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初二学生学好数学的三步曲:把握原型,确立目标;寻求途径,转化所求;提炼思想,形成方法.这三步曲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序且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整体,促进学生思维"转折"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9.
通过阅读题目所给的信息结合函数图象选择出正确表达意义的选项,是2010年中考试题的特色之一.选择出合适的函数图象应因题而异,大致可从  相似文献   
40.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以三角形重心的定义和性质为依据,可推导出三条结论:推论1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六部分.如图1,△ABC的三条中线AD,BE,GF交于点G,则△ABC被分成面积相等的六部分,即S1=S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