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 itt)的思想产生了遥远的回响,这种影响是通过留美学生的接受、传播和阐发而发生。白璧德影响的发生建立在两个互动的基础上:其一是中美人文主义文化思想之间存在一种明显的互动;其二是激进文学革命论与文化守成思想之间的辩证抗衡,正是这种辩证抗衡促进了20世纪初留美学生文学文化保守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32.
当前,新闻界普遍关注如何增强新闻宣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新闻宣传的效果。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看,新闻宣传一般有三种模式:第一种以媒体为中心,强调媒体的主体地位和传播的单向性,即从媒体向受众的直线性单向传播。第二种以受众为中心,强调宣传效果的决定性。第三种模式是一种综合折中的做法,认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而非简单的“刺激-反应”或“需要-提供满足”。比较而言,第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33.
本从学史语境和学话语成规意义层面讨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概念的意义。认为:一方面,宽泛地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人类美学心性的两种相反的倾向,两此消彼长贯穿学史的始终;另一方面,狭义地说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转换是学典律递嬗规律的必然结果,这种递嬗也是西方社会现代性建构在审美化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34.
"现代性"问题是两岸文论界近一二十年来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整体观照中国大陆文论界使用"现代性"概念的历史,讨论其成为言说百年中国文学与思想史通用术语的重要理论意义,指出台湾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构成了讨论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重要部分。台湾学界引入"现代性"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多元文化下的"现代性"呈现出内涵日渐丰富和复杂化,成为不可或缺的理论工具,并由此取得了富有价值的成果。两岸文论的"现代性"论述有着关注的共同问题,台湾则在殖民现代性问题、重层现代性、现代性与原住民论述的兴起等问题上显出其复杂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35.
在为少数或弱势群体争取文化和政治权力的斗争中,在构建一种更加宽容多元的文化结构中,“承认的政治”和“少数话语”两种理论立场和论述策略存在对话、互补和辩证的空间。对于弱势/少数族裔文学而言,认同与承认无疑是一场永恒持续的奋斗。实现多元族群、多元文化之间真正的宽容、多元、平等和相互承认,人文知识分子需要更积极的文化参与和政治参与,需要进行不断的“文化抗争”和“文化协商”。海外华人文学的历史即是一部华裔知识分子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展开“文化抗争”和“文化协商”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36.
90年代以来,台湾的学批评可谓众声喧哗。但在多元声音的背后,人们可以发现,西方后结构主义思潮在台湾学批评中产生了深刻而且广泛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说,50年代至今的台湾当代论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范式转向,即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新批评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理论尤其是英美论的主潮,50年代开始在台湾坛登陆,经过颜元叔的推广,新批评在60年代台湾的学院派批评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具》、布鲁克斯的《论诗歌的矛盾语》和韦勒克与华伦的《学理论》等新批评重要献进入台湾学批评场域,结构、肌质、张力、歧义、反讽、矛盾语、细读、本体、本身俱足以及作品内在价值等一系列新批评概念成为学批评的基本工具,也形塑了当代前期台湾的学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学是独立自足的有机体。是一种有机的语言结构。  相似文献   
37.
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论到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论述,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一直是文学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意识形态制约着文学生产;另一方面,文学又以审美的方式生产出意识形态。文学往往通过“形式的意识形态”而产生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80年代以来的形式主义的纯文学论、纯审美论对文学的极端政治化具有纠偏作用,但对美学超离意识形态性的过度张扬却使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变得有些肤浅了。  相似文献   
38.
在当代马华文学史上,领风气之先的旅台作家,常常扮演着前卫、先锋、变革的文学角色。而在台湾文坛,旅台作家的南洋背景异域色彩又赋予他们某种神秘的美学魅力。“旅台马华文学”扮演了两者间交流与互动的中介角色。旅台作家的文学书写、论述和活动不仅深刻地影响了马华文学史的进程,而且在台湾文坛形成了一股新势力,这股势力已经成功地介入了台湾文学场乃至文化场的运作之中。  相似文献   
39.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马将另一匹马的脖颈咬伤了,结果被咬伤的那匹马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宽容。  相似文献   
40.
当前,新闻界普遍关注如何增强新闻宣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新闻宣传的效果.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看,新闻宣传一般有三种模式:第一种以媒体为中心,强调媒体的主体地位和传播的单向性,即从媒体向受众的直线性单向传播.第二种以受众为中心,强调宣传效果的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