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本文用Giemsa染色对金针菇染色体计数和担孢子形成过程中细胞核行为进行了研究,证明金针菇的染色体数为12(n=12);金针菇从菌褶分化完成到子实体完全成熟的过程中,不断有少量新的双核担子产生,发生核配直到释放担孢子.其减数分裂过程不同步.减数分裂后,4个子核分别进入4个担孢子中,留下中空的担子.  相似文献   
12.
使用药敏纸片法、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显齿蛇葡萄对大肠杆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沙门氏杆菌、变形杆菌等5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药敏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具有较好的关联性·本研究还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细菌培养物对显齿蛇葡萄提取物抑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探讨超声波法提取羊耳菊叶总黄酮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羊耳菊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羊耳菊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超声波法提取羊耳菊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液料比为25∶1、超声波提取3h、提取1次.  相似文献   
14.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导师制教育制度.介绍了实行导师制的方法和措施,分析了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所起到的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世界农业生产几乎一直受到固定态氮可利用量的限制。大气中含氮气为78%,但是,这些氮气只有形成氮素化合物后才能为作物吸收利用。固定氮的方法有三类:一是大气放电(包括雷电和内燃机放电)引起氮和氧的化合,但我们无法控制雷电,且这一方法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二是用哈伯氏制氨法,这是目前世界工业氮肥生产的主要手段,工业生产氮肥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灰白毛莓挥发性油、乙醇回流法提取黄酮和生物碱,再用滤纸片法测定各成分的抑菌效果.发现灰白毛莓生物碱对6种供试菌种均有抑制作用,抑菌范围最广,抑菌效果最强;灰白毛莓挥发性油和黄酮分别对4种和3种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说明灰白毛莓的有效抑菌成分可能为生物碱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科研素质是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专业能力素质基本要求的核心.在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方面,经过6年的深入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五会—四知—三懂—两能—一有"的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专业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建立了一个适应培养专业创新人才需要,提高学生科研素质的"311"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及"5+1"实验课程教学新模式;构建了一个融课程学习、参与教师科研、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论文与设计四位一体的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体系,实现了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并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有措施地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形成了"抓关键、构载体、搭平台、重核心、强管理、立创新、求特色"的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Giemsa染色对金针菇染色体计数和担孢子形成过程中细胞核行为进行了研究,证明金针菇的染色体数为12(n=12);金针菇从菌褶分化完成到子实体完全成熟的过程中,不断有少量新的双核担子产生,发生核配直到释放担孢子,其减数分裂过程不同步,减数分裂后,4个子核分别进入4个担孢子中,留下中空的担子.  相似文献   
19.
探讨超声波法提取羊耳菊叶总黄酮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羊耳菊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时羊耳菊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超声波法提取羊耳菊叶黄酮类化舍物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液料比为25:1、超声波提取3h、提取1次.  相似文献   
20.
复合型初中理科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我国初中理科教育中理、化、生分科类课程与理科综合类课程两种教学模式并存的现实,在分析了初中理科综合与理、化、生分科类师资的知识结构、实验技能、创新与研究能力、师范素质、班级管理与组织能力基础上,本课题组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技能及综合师范素质培养等方面建立起一个复合型初中理科教师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