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1.
SecondLife中基于问题的情境式学习环境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情境认知理论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出发,利用相关建模工具和程序设计语言,实现了虚拟网络学院的搭建并引入了相关的学习活动,目的在于探索SecondLife平台中基于问题的情境式学习环境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22.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它能与环境保护、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促进  相似文献   
23.
文章借助当前流行的SecondLife三维虚拟平台,在分析其特点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在该平台上构建学习环境,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认为借助SecondLife所构建的虚拟学习环境,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学习者通过化身可视化、"面对面"地以文本、语音、表情等方式互动,借助相关工具进行学习评价和自我反思,从而获得良好的体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4.
手势交互作为一种理想的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其在虚拟实验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交互需求并提升交互体验。然而,当前关于手势交互虚拟实验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提高手势识别的准确率、设计开发不同领域的虚拟实验应用等方面,而对学习者在虚拟实验中的学习体验并未进行深入地研究。为了探索手势交互虚拟实验对学习者学习体验的影响机制,利用设计开发的基于Leap Motion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采用混合研究范式对学习者的沉浸感、学习动机和态度分别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手势交互虚拟实验中,学习动机作为中间因素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和自然丰富的交互体验能够有效增强学习者的物理沉浸,进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改善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并增强其使用意愿,由此来促进学习者学习体验的提升。从改进实践的层面来看,未来应合理设计交互手势,创设高度沉浸的实验环境,优化虚拟实验任务设计,注重对学习反思的引导,以不断提升学习者在心理沉浸和学习效果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2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合作。而在这互动的过程中使得教学的开放性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争论的机会增多。因而在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该如何在意外之处造就灵动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抓住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在学生疑惑的节点处、认知的兴奋处、意见的分歧处、思维的创新处.开展探究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充满活力.磨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出新的问题和答案。现笔者结合新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26.
本文界定了教育元宇宙的概念,提炼了教育元宇宙的虚拟与现实全面交织、人类与机器全面协同以及学校与社会全面联结等特征,分析了教育元宇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赋能智慧教育环境、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支持多元化学习活动以及实现智能教学评价的作用机理,论述了教育元宇宙在素质教育、全纳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等的应用场景。文章认为,对于教育元宇宙,我们需要理性看待,不断挖掘教育元宇宙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潜力,在抓住教育元宇宙发展机遇的同时为其应用提前布局。  相似文献   
27.
教育信息化治理是信息技术系统与教育治理系统实现融合后的系统形态,其实践过程是教育治理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教育治理系统与信息化系统逐步融合,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教育信息化治理体系,正朝着多元化、统合化、人本化方向发展,对治理体系研究提出新要求。同时,教育信息化治理特别是县域教育信息化治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统筹不足、效能不够等问题,也迫切要求着我们加强治理体系研究。为此,该文运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视角对县域教育信息化治理体系进行了理论建构,通过分析和总结县域教育信息化治理的“五主体”、教育治理过程的“四环节”和教育信息化治理的“五切点”,提出了以信息化治理主体层、信息化治理网络层和信息化治理应用层等为主要内容的县域教育信息化治理体系“三层”模型,梳理了治理主体信息化、治理网络全纳化、治理应用融合化等行动策略,以期为未来教育信息化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基于Second Life的情境式网络学习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Second Life是一种新型的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环境。本文在剖析Second Life的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教育价值,探讨了基于Second Life的情境学习系统和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框架。  相似文献   
29.
SNS网站辅助网络教学交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分离的时空,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情感上和学习上的交流,Web2.0作为新应用的SNS技术,支持形成个人社会关系网络,有效促进了集体协作行为发生。本文在分析现有网络教学平台交流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SNS辅助网络教学交流的优势,并结合现在网络教学的功能,提出如何应用SNS辅助网络教学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30.
智慧教室是将各类智能技术加载于教室中而形成的用于支持各类教学活动开展的场域。在推进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实践和部署教育新基建的进程中,智慧教室建设被赋予新的内涵。构建一种新的智慧教室结构模型,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能更好地为建设实践提供指导。立足于智慧教室的研究与实践,从“功能—结构”关系视角构建一种具有通用指导价值的智慧教室结构模型,有助于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从功能上看,智慧教室应具有支持教学、学习、评价、管理和教研五大功能,其中教学、学习和评价是三项基本功能,管理和教研是两项拓展功能。以此为基础构建的智慧教室结构模型包括物理/虚拟环境、内容与资源、教学交互、测试与评估、数据治理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的提出不仅借鉴了“教学七要素”的结构思想,也汲取了已有研究的理论给养,还前瞻性地观照到未来推进智慧教室研究和实践可采取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