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我国义务教育学校长期存在的将学生划分为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现象,严重伤害了非重点班学生的人格尊严,造成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严重不公平,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严重违背了教育良知和社会良知。正是基于这种种不良后果,2006年6月29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2006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二十二条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相似文献   
62.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有着特定的语境。如果我们发生身份误置,认为当下及未来中国教育应是后现代取向的,那必然是一种出位之思,必然导致我们应持守的发展教育现代性这一主体目标的缺失。尽管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是有史以来对教育现代性的批判最为犀利、最为彻底的,但它不是从原则上质疑教育现代性,它是站在教育现代性一边来展开对教育现代性的批判的,它在解构传统意义上的或理性主义意义上的主体的同时,也建构着一种新型主体。因而它的思维方式及其精神气质于我们不仅不是出位之思,反而是有着重要借鉴意义的思想资源。它对于中国教育现代性发展的模型设计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对于消解教育的前现代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3.
汲取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最值得反思的教训,提出:在改革的取向上,应扼制下沉式改革;在改革的决策上,应增强民主性;在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践上,切忌"全体主义"倾向;在改革任务的选择上,应以体制改革与新制度建设为重点;在处理改革的中外关系时,应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在改革的形式上,应尊重和大力扶持非行政性改革。  相似文献   
64.
目前,我国国学师资的素质不容乐观。国学师资难以胜任国学教学、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国学经典、更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创生能力的现象较为严重。提高国学教育质量,解决国学师资素质偏低的问题,已迫在眉睫。为解决国学教育师资素质偏低的问题,师范院校在国学师资的职前培养上应发挥主渠道作用。而师范院校要发挥在国学师资培养上的主渠道作用,应创建有利于国学师资培养的良好环境条件、加强自身的国学师资队伍建设,构筑“概与元”“专与融”“选与必”结合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采取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途径,并创建具有浓郁的国学氛围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教师绩效工资制虽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易被理解为以货币为标尺度量教师工作绩效的工资分配方式。其潜在后果,一是降低教师对工作的特殊品质的兴趣,进而降低甚至夷平教师工作的品质;二是使作为手段的货币目的化、教育目的手段化,使教师的教育人格逐渐消遁,而市场人格却逐渐突显;三是使教师以前受良心驱策的纯粹利他行为后来出现时都会带上清清楚楚的算计性,使教师自行抑制甚至贬斥、否弃他人无法作硬性规定的由良心驱策、心灵觉悟而生成的纯粹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69.
吴全华 《中国教师》2009,(24):13-15
<正>职业倦怠也称"职业枯竭"职业衰竭",与三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密切相关,即情感耗竭、工作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情感耗竭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工作非人性化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低个人成就感是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1]  相似文献   
70.
"全面发展即全面平庸"的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是其追求并实现优秀、杰出乃至卓越的基础和前提."全面发展会导致学生平均发展",因而要将教育方针更改为"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协调发展"的主张也是欠妥当的,因为人的协调发展有赖于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本身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包含着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