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毛泽东与民族性格的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是20世纪中华大地孕育的一位伟人,他的思想、历史功绩以及个人品质对20世纪的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并将继续影响中华民族的未来.本文试就毛泽东与中华民族性格的重塑略述些粗浅认识.一性格是人的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性格是区别此人与他人心理品质的主要特征之  相似文献   
22.
吴圣刚 《天中学刊》2007,22(4):123-126
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性。所谓文化的多元性,既是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呈现形态的一种定性,也是指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多种可能的一种过程。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在表层、中层和深层分别表现为文化形式的多元性、文化内容的多元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23.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声像构造成为现代社会最为突出的文化景观。声像构造不仅具有物质意义,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声像文化对于语言文化的支配地位已经确立,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主导文化。声像构造的大量复制导致声像产品的平庸化、平面化、泡沫化,对人们的精神和主体性都存在着严重的消解。在声像构造膨胀的浪潮中,人的主体性的回归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4.
文化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源指的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以一切文化产品和精神现象为指向的精神要素。和自然资源一样,文化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重要资源。文化资源具有无形、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等特征。文化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的作用。因此,应充分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加强文化的创新,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5.
文化资源及其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化资源指的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以一切化产品和精神现象为指向的精神要素。和自然资源一样,化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重要资源。化资源具有无形、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效能最大性、递增性等特征。化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也对文学产生了污染。文学反映社会生活应该是人类全景式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因成功的生态表达而熠熠生辉。生态表达充分表现了自然的美,而这种自然美体现了自然界的一种秩序与和谐。自然美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对象,也是人类最高的审美境界。文学的生态表达是一种本质的需要。文学要创造艺术美,需要从自然生态中寻求美。生态表达是文学恒久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27.
<云间雪崩>展示的是帕米尔高原上人、动物、自然植被等生态链条生存的一幅幅图景,表达的是自然生态的一种秩序,也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秩序.审美,体现了自然界的一种秩序与和谐.人类所处的自然界存在着取之不竭的美,而自然的美又是最原始、最本质的美,因此文学向自然寻求美,从自然中选择审美对象是文学创造艺术美的必须.  相似文献   
28.
中华民族自古就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但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观念,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和尺度把握等都存在了在着误区,家庭教育教什么?怎么教?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36个候选人典型范例的启示是:家庭教育既要把握教育的方向,尺度,又要选准家庭教育的切入点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29.
《异乡》是新世纪的问题小说。作品最本质的问题是“异”字。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大都市不再是人们理想的、更不可能是诗意的憩居地,城市的功能在发生变化,城市的一切出现变异。这种变异的城市结构、城市程序、城市生活却恰恰是现代人经常挂在嘴角、津津乐道的都市文明或现代文明。虽然大都市享有光荣与梦想,但在都市的角落有可能潜存着污垢和罪恶。因此,是文明还是堕落?让人们充满了疑惑。  相似文献   
30.
信阳师范学院创办青年共产主义理论学校信阳师范学院积极办好青年共产主义理论学校,六年培养理论骨干1.139人。目前,这一理论学校已成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渠道。为了从根本上校正青年学生的人生座标,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1990年3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