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打造高职教育强省”的发展战略下,一批省级示范院校围绕内涵建设,全面开展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创建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的运作机制,形成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开展以诗教为主题的人文素质教育,为高职院校提供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32.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一条发展主线。服务新型城镇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有地市高职院校585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46.21%。基于对地市高职院校区域分布、办学规模、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基本情况的调查,表明:地市高职院校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服务城镇化尚未达成共识。由此,从国家层面构建职教体系,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地方层面突出职教地位统筹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学校层面实施战略转型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33.
高职院校实施校本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素质的需求出发 ,运用现代教学理论 ,就实施高职校本课程标准的时代内涵、基本构架和教师的创造性作用等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4.
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学制课程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学制主要有二、三年制大专文凭全日制教育,四年制本科前期教育,研究生证书专业教育等基本形式。其课程特色可概括为:(1)课程目标定位准确;(2)课程开发源于行业需求;(3)课程贴近职业岗位;(4)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反观我国的高职教育,尚存在课程与岗位工作匹配度低、重基础理论等问题,应借鉴加拿大高职教育的经验,在学制、课程定位等方面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35.
本研究通过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职学生对学业的态度与学习行为的关系、角色的定位与激励机制的关系。调查分析表明,高职学生对学业的态度影响了学习行为,角色的定位影响了学习的动力,而学生的学业态度、角色定位等社会心理因素又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36.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应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是高职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从评价的基本理念、能力目标、评价依据、质量标准、评价方法几方面进行应用性研究.通过实践探索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7.
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跟不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目标出现位移,职业院校对质量的内涵认识模糊等问题,从清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倒新工学结合的体制机制,开展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建立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来分析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路径,以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8.
能力本位评价是高职教育教学评价的难点。我们尝试着从能力本位评价的基本理念、能力本位评价与传统评价的比较和能力本位评价的不同取向等几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并开展了能力本位评价的实践探索,着力构建能力评价标准体系,逐步实行校本能力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39.
分析大众化阶段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路径.有利于理清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路,有利于构建质量工程建设体系.有利于高职教育的转型。(1)应以培养目标为质量工程建设的逻辑起点;(2)应以工学结合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切入点;(3)应以课程改革为质量工程建设的着力点;(4)应以质量标准为质量工程建设的监控点;(5)应以条件保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支撑点;(6)应以社会满意为质量工程建设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