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6 毫秒
81.
随着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教育专业权力将是学园管理者无法回避的现实性问题。确认幼儿教师教育专业权力的意义,有助于重建一种有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学园文化。  相似文献   
82.
吴振东 《福建教育》2013,(10):34-36
活动中的难点,指的是在一次活动中幼儿难以理解或领会的。且这一内容对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活动中的难点一般是与幼儿已有经验(生活经验或学习经验)、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距离,其有可能成为活动顺利进行的绊脚石,也可能成为发展幼儿水平的试金石.因而是需要教师作一番精心引导的“特定知识点”。现介绍教学难点突破常用的七个方法。  相似文献   
83.
正教学活动内容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显性载体。教师对活动内容的分析与理解,对活动内容所蕴含的课程价值层面的挖掘程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质量,影响着活动内容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潜在价值方面的最大化。因而,做好活动内容的分析工作、准确把握活动内容的内涵是确保活动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此,笔者仅就有效教学理念下,对活动内容分析工作提出两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4.
略论后现代知识观对教育研究的正向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情境性”、“个体性”、“建构性”、“价值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后现代知识观对教育研究的正向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人员群体化、研究场所情境化和研究问题本土化。  相似文献   
85.
本文对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做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6.
对于教师在职学习而言,凡是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都可以称之为有效的学习。教师在职有效学习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基于自主性的专业成长的动机,基于探究性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基于反思性的教育行为的跟进,基于合作性的专业社群的建构。  相似文献   
87.
幼儿教师学习质量的有效提高离不开幼儿园的管理。有效提高幼儿教师学习质量的管理方法是:推行适度竞争的学习机制,培养群体合作的学习意识,实施小步子推进的学习进程,讲究灵活多样的学习激励方式和营造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氛围。而有效提高幼儿教师学习质量的制度建设,则主要包括良好的学习保障制度、合理的学习激励制度和科学的学习考核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88.
在梳理了教师教育观念及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含义、类型,分析了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分离的原因,以及影响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因素基础上,侧重从转化的路径模式、途径方式和干预策略等三个维度,提出了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有效转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89.
幼儿教师学习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等概念是有区别的;幼儿教师学习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加强对幼儿教师学习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抓住了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最为核心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幼儿教师学习研究的现状,并就系列性研究,提出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0.
福建省与台湾地区一衣带水,但二者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上存在诸多差异。本研究分别选择台湾地区和福建省五所高校,从课程目标、课程制度、课程结构三个维度,对两地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高校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进行了比较,发现台湾地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确立了明确的课程制度,建立了多元、开放的课程目标体系,形成了合理的课程结构;同时认为福建省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方面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的制度建设,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于课程设计,使课程设计更具专业性、开放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