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3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近年来,教育智慧及其相关议题成了我国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的热门话语。追求智慧、做智慧型教师、建构智慧课堂已成为许多学校、教师力求达成的理想境界。本文对这一系列概念及建构智慧课堂的策略提出了一定的看法。  相似文献   
92.
一、背景分析 社会信息化给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教育部提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93.
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牛郎织女》是一堂大气磅礴、挥洒自如、内涵异常丰富、具有巨大感染力与震撼力的语文“大课”,也是一堂窦老师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尝试课,它的思想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久久地激荡着孩子们的心灵,也撞击着与会老师们的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
再论学习方式对于新课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军 《教育科学》2004,20(5):16-18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新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有利于课程范式的转变落到实处 ,有助于教学观及其模式的改变 ,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
教学设计:影响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根据作者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重点关注情境、问题、对话与互动,力求把教学设计看成是开放的、多元的系统,让学生、家长参与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6.
教学的社会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根据教学社会系统中教师的领导力量度的大小和学生势力的大小将现有的教学社会学模式分为九种,并从教学的社会学模式的三要素(角色及其行为、人际网络、活动规范)方面详细分析了各种模式。  相似文献   
97.
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在建设该专业近十年的历程中,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在总结和概括这些经验与成果基础上.指出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1)进一步拓宽专业建设内涵,适度充实专业方向;(2)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调整专业培养目标;(3)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4)依据学科发展适时修订或重新制订各学科教学大纲;(5)充分发挥相对稳定和开放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的整体效应;(6)探讨全新的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建设与管理"机制;(7)在"研究的层面"上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98.
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未来人应当“学会关心、学会合作”。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的主潮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从过去的“学会生存、学会竞争”转为“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可以说,这是对学生社会性素质提出的明确要求。所谓“社会性”,  相似文献   
99.
我国研学旅行活动已然走在实践之端,是名副其实的实践意义上的课程化过程.但研学旅行课程化理论层面的研究尚且混沌不明.从社会学理论视角来看,课程化是隶属于占支配地位群体的社会谋划活动.因而,在社会学意义上,研学旅行课程化表现为:课程意图层面的社会约制,通过支配阶层固有的意识形态对研学旅行课程长期稳定的规范以防止失范和越轨行为;课程知识层面的社会规定,即作为课程内容的知识在外部社会控制原则下知识的筛选、审定和组织以及知识自身的社会基础的影响,并最终形成课程知识的社会秩序;而课程行动层面的社会调控在于统筹研学旅行课程行动中所关涉的社会群体和社会场域.通过阐释研学旅行活动在理论意义上的课程化内涵,以期推动其迈向更加科学、独立、稳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0.
再论新课程教学核心理念及其有效性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新课程在教学方面具有三大核心理念,即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这些理念对于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理念在指导我们重建课堂教学时也表现出限定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辩证地认识到这些理念的价值及其有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