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教育学教材现代化历程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教育学教材现代化历程之研究杭州大学教育系周谷平王剑中国教育学教材的现代化是一个相当复杂、又极其漫长的历史进程。它既是中西文化教育全面碰撞、相互激荡的产物,也是伴随着师范教育的制度化而开始起步的。梳理我国教育学教材近百年的沿革概况,考察影响其现代化...  相似文献   
42.
晚清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随着国门洞开,大批外国人来华,他们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方法到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记叙和评析,从另一种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反观自我的"异域形象"。  相似文献   
43.
走向世界是时代赋予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晚清时期初出国门的知识人,以切身感受,记录了对西方教育的观察和考量。这些见闻尽管不免肤浅,甚或谬误,但为后人留下了认识异域教育的最初文本,在中西教育交流史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亦为中国教育尽快融入世界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和实践范本。  相似文献   
44.
研究型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不仅顺应国际发展趋势,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型大学凭借其强大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参与教师教育。尽管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合理定位,形成办学特色,加强与中小学、师范院校及其他高等学校的沟通与合作等途径与方法,研究型大学可以为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5.
江东区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推进中,通过转变理念认识和制度创新,初步实现了资源配置优化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均衡目标.主要思路是:从区域教育整体设计角度,探索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全民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型,包括制度研究、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评、特色学校建设、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及基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平台构筑等.  相似文献   
46.
创新:建设一流大学的灵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世界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 ,创新是世界大学发展的动力。我国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 ,应以创新为核心 ,正确处理指标与特色的相互关系 ;以人为本 ,正确处理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关系 ;以研究为抓手 ,多种职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7.
孟宪承教授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创建和健康的发展成为名扬中外的大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于1967年逝世,至今已三十周年。他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的奉献精神,传播现代教育理论的科学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孟宪承教授有丰富的教育论著分布于当时的报刊,岁月流逝,年代渐远,旧时报刊,已不易见到。周谷平同志经多方搜集,编成《孟宪承教育论著选》,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为学习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条件。她编后有感,撰成此文抒发己见。本刊现予发表,藉此纪念令人敬仰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48.
周谷平 《上海教育》2006,(9B):58-59
社会本位、个人本位教育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一是相互制衡的,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来决定其偏好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这一对矛盾运动推动着教育改革不断向前。[编按]  相似文献   
49.
国外关于创造性培养的若干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 30年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对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探索以来 ,世界各国纷纷从事、参与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发 ,尤其在新世纪来临、知识经济呼声日益高涨之时 ,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更是成为教育、心理学界的热点 ,并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笔者利用在英国访学之机 ,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 ,尤其侧重于实证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 ,试图为我国当前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创造性”的定义各国学者一致认为 ,创造性不仅以发明创造、科学理论的建构、新产品、新成果和艺术作品等物化形式表现出来 ,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