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5 毫秒
21.
人类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与追求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远古落后时代的“注重知识“到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尊重生命“,教育价值追求的这种转变,不仅源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变革,还由于教育源于生命,依据生命,追求生命.  相似文献   
22.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已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教师的观念、角色与教学行为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课堂教学的功能与形式也逐渐由“知识课堂”、“智能课堂”转向“生命课堂”。但综观新课程改革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也觉得,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或由于教师视野和能力的局限,还由于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在纠正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一些弊端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的应对与…  相似文献   
23.
试论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模式,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陛;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的课业、选择教材、提高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设计。  相似文献   
24.
"生命课堂"的本质是以生为本,教育观念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与看法。价值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需要是否被满足的一种关系。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必须改革,树立以生为本、生命教育、人文质量等新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25.
探讨课堂教学形式从“知识课堂”到“智能课堂”再到“生命课堂”的理论意义.分析各种课堂形式的特征.并对“生命课堂”的教学策略与模式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26.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职业的成熟程度。从教师职业的现实特征来看,教师离成熟专业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实现教师专业化,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提高固然重要,而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自我提升意识的增强、教学观念的优化、教学行为的改善和能力的本质提高则是其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7.
教育重建的基点在学校课堂生活的重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落脚点说到底就是课堂生活的重建问题。然而,课堂生活的重建决不只是课堂教学内容、方法、措施、形式等方面的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关于课堂生活的“轴心思想”,即课堂教学品质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28.
人类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与追求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远古落后时代的“注重知识”到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尊重生命”,教育价值追求的这种转变,不仅源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变革,还由于教育起于生命,依据生命,服务生命。生命是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
教育要尊重生命,是由于教育起于生命,依据生命,服务生命。生命是教育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一是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二是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三是生命体的积极投入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教育与人的生命和生命历程密切相  相似文献   
30.
中小学校长培训新模式是既重理论学习更重实践体悟参与的“教育会诊”,其主要操作步骤包括理论学习、考察学习和教育会诊三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