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3篇
科学研究   28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维吾尔族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是通过舞蹈表现出来的,舞蹈的特征是富有动感的,欢快的,主要体现在道具的运用,比如耳熟能详的盘子舞、手鼓舞等,所以道具在舞蹈中的运用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探讨。本文将对维族舞蹈中所用的道具的种类、意义等进行研究,通过自身课堂所学、文献查阅、网络媒体学习等,对道具在维吾尔族舞蹈中所产生的作用进行详细阐述,让我们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从而在今后的传承和发展中,能够把握传统风格特征并能够将独特的风格特征和文化传统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52.
论冲突视野下的考试作弊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目前评定学生学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作弊现象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基于冲突管理的视角,从师生关系入手,分析、解释作弊现象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53.
孙婷婷  张涵 《教育导刊》2009,(10):47-48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使大部分学生不能受益,也使教学内容贫乏,不能关注学生的积极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是将消极心理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相结合,在关注问题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积极认知、积极情感和积极行为,从而培养出积极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责任感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对责任感的概念、重要性、我国目前责任感的研究现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做了综合论述.责任感是人格的一个方面,本文对责任感的测量工具也做了介绍,目的使责任感的研究更加全面,使人格的研究领域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55.
孙婷婷 《中国科技纵横》2010,(17):230-230,43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讨了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难点,并对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56.
2019年3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明确提出双高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与改革方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化为内涵式发展,“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双师型”教师培养面临着来源渠道单一,专业化水平不高、内涵界定模糊、培养力度不足、考评体系不科学、发展激励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从拓宽准入渠道,提升专业化水平、明确双师认定标准、创新培训模式、完善考核制度,构建合理的薪酬制度方面,探索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57.
竞合精神是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的统一,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而是集体主义的当代形态。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竞争意识突出、合作精神不足的倾向,而竞合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应当大力提倡和积极培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竞合精神,需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积极开展团队竞争集体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8.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加强大学生和谐家庭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和谐家庭观的概念,以爱国爱党先爱家为理念,积极寻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突破点和支撑点,并积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的家庭观念,以构建和谐家庭为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9.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生是国家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具备高度责任感是现代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尤其是社会责任感,是完成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的时代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是深化和改进大学德育的迫切需要,因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呢?笔者认为只有从实际生活写起.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