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5 毫秒
51.
孙泽文 《继续教育》2004,18(11):32-33
纵观新世纪,新的国际环境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继续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很多,需要应对的问题更为复杂化。无论是继续教育的管理部门,还是直接受惠的行业,企业和部门以及理论工作者,都必须把握因时代变化继续教育发展所出现的新趋向,探索其发展规律,创新其发展思路。新世纪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52.
大学教师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它不同于体力劳动和一般脑力劳动。大学教师的劳动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内容的高深性、过程的创造性、性质的复杂性、成果的不易测定性、时空的无限性、形式的群体性。因而,大学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自主性的个体劳动、有机协作的群体劳动、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53.
互动教学作为一种调动主体性教学模式,它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这种价值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和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等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有助于建构互动教学的理论品质,提高互动教学改革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54.
互动教学过程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个要素组成的一个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有机系统,这个系统在生成和运作的过程中需要其他相关因素的参与和支持。它们与教学效果构成一定的函数关系,从而成为影响互动教学有效展开的重要变量。实施互动教学,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变量在互动教学理念下新的含义,优化构成要素和激活支持因素,使教学达到多元互动、自由交往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必须突出职业性、技能性和适应性。应在政府的协调下,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搭建培养平台,畅通培养路径,逐步完善院校与基地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和自我生成模式,努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56.
行业、企业参与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依托行业、企业,双方参与,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实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激活办学机制,逐步使行业、企业成为办学主体,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沿着职业教育的方向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57.
关于大学课程目标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泽文 《教育与职业》2007,(24):137-139
大学课程目标的确立不仅要考虑学科的逻辑体系,还要关注是否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一般而言,应从教育宗旨、课程依据、基本取向、目标表述这几个维度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58.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展,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教学管理的任务日趋繁重,各个高校都把教学督导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优化教学督导工作的路径就成为极为迫切的问题。本文就开展这一工作的体制与人员、内容与原则、制度与方法等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59.
现代教学的价值是多元的,它们之间相对独立。相互联系,彼此互动,构成了现代教学价值结构。现代教学价值可分为发展价值和社会价值,发展价值包括认识价值、主体价值、生命价值;社会价值包括文化传播价值、经济发展价值、政治价值。教学的发展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教学的社会价值是教学发展价值的归宿。离开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难以实现,因而教学应重点关注人的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60.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由各种内外因素的协同作用引起和推动的,目前其转型面临诸多困境。要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多路径突破和多样化发展,必须秉持协同发展理念,打破层级阻隔与部门壁垒,把多个发展要素耦合起来,促进利益主体之间有效联合,构建院校、政府、企业及中介“四位一体”的互哺共赢、协同发展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