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教育   1560篇
科学研究   167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245篇
综合类   7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联绵词也叫联绵字或连语、(?)语,它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是由两个字组成只包含一个词素的单纯词。联绵词的字只是标音的符号,形与义没有多大的关系,它可用不同的词形表示相同(或略有变化)的音节,书写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逶迤”就有八十多种写法,织成联绵词的两个字可以上下颠倒。这两个字除极少数为“浩荡”外,绝大部分都有双声叠韵的关系,或互为双声,或互为叠韵,个别的如“辗转”还互为双声叠韵。  相似文献   
992.
孙琴 《教育艺术》2008,(6):77-78
新课标和新教材的颁布使用,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体验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是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体验性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它以对人的发展,对生命的关怀为本,以对知识、生活的体验,智慧的开启为目标,要求教师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实践性学习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获得学习“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教学目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小学生全面而系统接受德育培养的首要途径。在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去感悟,以情激趣,在自主体验中去尝试,学文明理。  相似文献   
993.
一年四季     
一年四季都很美。春天,树木换上嫩绿的外衣;小草懂得坚持就是胜利;农民伯伯正在田里忙碌着;家长们开工了,小朋友们也启程了。夏天,树木戴上了一顶郁郁葱葱的  相似文献   
994.
hMOOCs“线上+线下”的混合特征有助于慕课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其教育理念符合中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现实语境.初步构建了hMOOCs框架中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具体流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该教学模式既强调线上网络资源,也彰显线下教师角色,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翻转课堂.  相似文献   
995.
陈蔚  干薇 《职教论坛》2005,(24):26-28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从普通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发展到职业教育的渠道相对畅通,但从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向更高一级普通教育发展的道路还很艰难,其主要问题就在于相互沟通与衔接不够.  相似文献   
996.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德育教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而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我认为,德育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寻求生活的教育途径,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997.
【话题背景】整个小学教育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理解基础上的。在传统教育中,儿童并不是很重要的,以至于一直影响至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开始关注儿童,并且提出了"小学语文应该是儿童语文""儿童是完整而又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等观点。一批一线教师开始实践、探索以儿童为本的教学,或称之为"儿童语文",或说"服务型课堂",或言"走向儿童需要的教学"。  相似文献   
998.
我一直认为,学生是会写作文的,只是不知道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淋漓尽致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我想,该给孩子们出出点子了。当妈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听见你大声说出“妈妈,我爱你”时,一篇关于爱的体验的作文就已经在酝酿中了。请你细心捕捉妈妈瞬间的神态和动作,结合自己的感受,痛痛快快地写一篇让自己满意的文章吧!这便是我在节日期间布置给学生完成的一项特殊任务——一篇以爱为切入点的主题作文。爱,就一个字;爱,又是最复杂的语言。关注细节,每个孩子都可以从妈妈的反应中看到“爱”这个字。陆怡婧在她的作文中写道:我看见…  相似文献   
999.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着力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以下笔者谈谈对苏教版《石榴》教学片断的体会。师:请大家轻声朗读,用“……”标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并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生1:我喜欢“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这句话。因为“一天天”写出了石榴变化快。师:你能读好它吗?生1:能!(读)生2:我喜欢“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这句话。因为“一半儿红,一半儿黄”、“青绿色”、“青中带红”这些词语,把石榴的…  相似文献   
1000.
龙永干  罗冬 《天中学刊》2006,21(3):107-112
鲁迅对复仇的提倡旨在解构封建道德中奴隶式的“怨恨”,进行国民性改造。《孤独者》中魏连殳向民众报复的悲剧,唤起的是启蒙者对孤独的澄明与担负。《铸剑》中黑色人的复仇则是创作主体以艺术的方式解读历史时,在感性与理性、艺术表现与现实实存、情感逻辑与价值判断所形成的悖论中进行的“绝望的抗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