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检查预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课文大家都预习过了,我来检查一下.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 (出示) 蔡桓公 扁鹊 皮肤 肠胃 骨髓 理睬 (生读) 师:读得很准确,说明你预习得很充分.其中有两个词语大家要注意,两个三声的字组成词语,第一个字会发生音变,读二声.我们一起来读.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孩子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时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可见,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孩子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13.
屈太侠 《湖南教育》2008,(10):30-3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步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电脑、投影代替了黑板、粉笔,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的确,多媒体有其优越性:具有强烈的冲击效应,有图像,有声音,有动感,能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老师把知识做成幻灯片,课堂上一张张放给学生看,容量大大增加;网络高速便捷,容易保存资料,文现资源共享。但是,这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教学设施的先进与台,  相似文献   
14.
在平时的教学中,范读一般由录音、教师或者个别表现优秀的学生垄断。这倒也符合情理!范读嘛,就得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得有一定水准。如此以来,滋生了多数学生的惰性。每当老师提出“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时,举手的总是个别优秀的学生。其余的!学生心安理得,甘当配角,反正老师不会叫自己。所以,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不到实质性突破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笔者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不是人事部门的职员,无法对职称下一个准确而客观的定义。但我朦胧地意识到:职称,应该是一个教师资历和水平的象征。我也明  相似文献   
16.
以学生为镜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代君王以人为镜,善于倾听大臣的意见,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其实,做教师的,更需要一面镜子。最好、最真实的镜子莫过于那些童言无忌的孩子们。从这面明亮的镜子里,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喜怒哀乐,美丑得失。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居高才能临下。教学中,教师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我们的学生才能走得更远,这是前不久的两堂经典诗文教学观摩课给我的启示。两位教师执教的是同一首古诗《所见》,她们都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进行了说话训练,但效果迥然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写过这样一则教育叙事:我想请大家读读一位学生写的关于我“笑”的片段,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以下“微笑教学”。写这篇作文的是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我的命题是《我尊敬的一个人》,没有让学生写我的意思,但他写了我。不过,题目改成了《于老师的笑》。……一天,于老师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看到“金鱼”二字,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许许多多的金鱼形象,红的、黄的、黑的、白的……于是不由自主地拿起笔在课本上画起来。一条、两条、三条……忽然笔不听使唤了,画不动了。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于老师把我的笔给摁住了。我用手捂着…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理念倡导教师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大语文教学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重组构建,拓展延伸,补充遴选。但是,这种拓展和整合并非随心所欲。在文本资源开发的背后,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做新课程的使用者和开发者,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但有的教师曲解了“开发者”的含义,淡化了文本的价值,过多地追求脱离文本的课外、校外活动,这无异于舍本逐末。其实,在小学阶段,文本资源仍然是课程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