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生命的回溯有很多方式,一把满是伤痕的弹弓,一本早已过时的日记本,一张小巧精致的糖纸,一颗斑斑驳驳的玻璃球,都会使人产生对童年的回忆,对过去一切的深深怀恋。对传统文化的回溯亦如此。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人们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加上一个砝码,从而重温历史文明。有人称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回溯为国人的文化寻根,是当代的道德重建。于是,读经教育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 ,语文教育教学的少慢差费成为教育界不争的事实。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尽管付出很多努力 ,但语文教改的效果仍然难遂人愿。究其原因 ,就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条件系统构建失衡。这里面一是课程观念的偏差 (如对课程性质、特点的认识 ) ,二是课程实践过程中的策略不当 (如教学目的的把握、师生关系的定位、课堂模式的构建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问世 ,为营造全新的语文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笔者认为 ,语文教改的逻辑起点与实践旨归 ,就是营造绿色语文教育生态。  一、什么是绿色语文教育生态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文化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主体,其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已为历史所肯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一千次的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这句话是对文学教育功能的一种肯定。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学教育功能的认识越来越趋于立体化、全面化,透视今天的文化背景与社会期待,文学教育当有更多的功能和期待目标。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文学阅读教学的改革走向。  相似文献   
14.
自由阅读理解是多元的。而在现行的语教学中,有些做法恰恰是违背了教育的根本宗旨,如读《三味书屋》必是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读《宋定伯捉鬼》必定是人定胜恶,这种受政治说教影响而导致的一元解读,无疑是对学生创造天性的无情扼杀。  相似文献   
15.
1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题记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教了二十年的语文课,可现在忽然读不懂语文了。说起来危言耸听,但这是我近来的切实感受,恐怕诸多同仁也有此感。前几年,清华附中的韩军先生在《山东教育》上连续发表了力作《文就是道》,语文界随之沸腾,作为对百年语文教学的深刻反思,令人振聋发聩。的确,近代传统语文教学对语文课程的人文作用是不够重视,今日社会物欲横流,人文匮乏,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确实应有自己的重要位置。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工具性”的大力挞伐,似乎“人文”失落,罪在“工具”。于是,一股淡化“工具”的思潮沸沸扬扬,以至于连中考都忽…  相似文献   
18.
公开课本来是为促进课程的有效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而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的课型演示活动,正如自然科学研究必然进行实验一样,属于教育科研的范畴。可近来,人们往往对公开课活动冠以“秀”字,称之为“做秀”,对那些善于经营公开课并因之而声名鹊起的人,谓之“公开课秀”,这就不能不考虑到当前的公开课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偏离本真而趋之变味了。“做秀”一词,本是港台方言,如果找个近义的说法,大概就是“故意做出样子来给人看”,“故意显摆”,或叫“摆谱”,戏剧用语为“做××状”,本来是以学生受益,师生共同提高为宗旨…  相似文献   
19.
读经的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种媒体得知,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读经热方兴未艾,广州市的“五一”小学从1998年就开始试行读经,北京已有几十所小学开展起读经活动,名作家老舍的儿子舒乙和一些有识之士在北京市密云区创办“圣陶小学”,并响亮地喊出了“培养国学大师”的口号,让孩子一入学就诵读《四书》、《五经》等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20.
公开课本来是为促进课程的有效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而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的课型演示活动,正如自然科学研究必然进行实验一样,属于教育科研的范畴。可近来,人们往往对公开课活动冠以“秀”字,称之为“做秀”,对那些善于经营公开课并因之而声名鹊起的人,谓之“公开课秀”,这就不能不考虑到当前的公开课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偏离本真而趋之变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