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由于经济生活现代化的发展,作为传统和教育的传递者的家庭已经削弱了。因此。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伸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赖学校”。本世纪初,美国学者曾呼吁:“一旦孩子们显现出任何不正常的倾向,社会应当对他们负起责任来,而学校应当具备这个功能,并且应当渐渐代替少年法庭”,“学饺应作为一个预备父母,一个非常智慧、负责任和资源丰富的父母,用社会之所用,补社会之所需……我们应当完全摆脱对孩子犯罪进行惩罚的观念,摆脱法院和教养院给人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德育渐进论     
皮亚杰从发生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的道德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他的研究一方面证明道德的发展与认知的发展是平行的,相联系的;另一方面证明人的道德在发生学上是分阶段、分程序的,这些阶段或程序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逐步提高的过程,即人从无道德到道德成熟的发展过程。而每一阶段和程序上人的道德的发展又有不同的特点。德育要遵循人的道德发生发展的规律,就是要遵循人的道德发展在不同阶段或程序上不同的特点。从这些阶段或程序的特点看,德育必须做到:  相似文献   
13.
庞桂美 《函授教育》2003,7(5):86-89
闲暇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教育与闲暇、劳动的关系,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经历着一个异化、扬弃、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教育与闲暇、教育与劳动的关系发展的状况,是从闲暇与劳动这对关系的辩证发展中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学习化社会教育的新使命:闲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从"求学与就业"到"学习与生活"的转变,构成了业已到来的学习化社会的显著特征,以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为职志的教育有了新使命闲暇教育.  相似文献   
15.
闲暇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教育与闲暇、劳动的关系,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经历着一个异化、扬弃、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教育与闲暇、教育与劳动的关系发展的状况,是从闲暇与劳动这对关系的辩证发展中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程度是检验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内在特征 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迷失和精神发展的当代危机 人的精神大厦的构建包括心里道德和审美个层面因此精神教育的内容也是由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构成的一个大道德教育体系三者是由浅入深  相似文献   
17.
读了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潘光旦先生的文集《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深受启发,于是我想借用“位育”一词去思索中国的学校德育。“位”是地位、顺应之意,“育”有发展、超越之境。“位育”则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一种发展着的平衡与协调。《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相似文献   
18.
我国闲暇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闲暇教育研究存在着评介多而实证性研究少、描述多面探讨少和一般论述多而操作性研究少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加强闲暇教育的学理研究、实证性研究和中国特性及地方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中小学的闲暇教育与闲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工作时间在缩短,而自由的闲暇时间却在增多。那么,如何处理好工作与闲暇的关系,如何合理地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发展自己和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闲暇时间增多了对教育又有哪些影响,以及如何实施闲暇教育等一系列的问题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世纪60、70年代,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由于工时制的缩短,已经感觉到闲暇社会的到来,并且在确定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时,开始充分地重视闲暇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行了五天工作制。双休日实施后,人们的闲暇…  相似文献   
20.
论闲暇教育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的个性的丰富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和追求。从古希腊的思想家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以及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曾对人的全面发展有过美好的设想,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才得到了科学的说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论述人的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