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关注教育的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将备受青睐。面对挑战,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必须稳定从容,走革新性和继承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完成体制转型、师资配置多元化、师资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的三个渐进性转变,自觉把自己纳入终身教育体系。这可能是21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自近代以来 ,教育一直在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之间摇摆抉择 ,教育的工具价值和理性价值分别得到阶段性地凸显和强调。本文以此为逻辑起点 ,剖析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 ,得出了应试教育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竞争性教育 ,而素质教育则是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的服务性教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的研究和实践主导着学校评估发展的国际趋势:学校评估模式的改善/绩效问责取向、学校评估标准的效能/品质取向、学校评估机制建设的专业取向.这些经验和趋势启示我们:选择改善/绩效问责模式、遵循输入-过程-输出框架、加强结果使用与评估支援、逐步完善学校督导评估机制,以解决我国学校督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评估质量,并进一步加强国家教育评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社会的教育要满足全民学习、全域学习、终生学习的要求,其价值定位要着眼于公平、优质、高效,最后达成人民满意的教育之效果。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和学校改进运动是与学习型社会教育需求匹配的教育质量和效能改进政策与实践运动。后发展学校理应得到改善。与已经发展很好的学校相比,后发展学校指教育资源相对贫乏、在资源配置齐备之后,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但由于积弱太久学校自主持续发展的机制和能力有待加强和供给的学校。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新走向:双向式"师道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娇 《教育科学》2007,23(1):60-63
教师地位、角色应该受到专业尊重与为人、治学严谨是“师道尊严”的合理内核。现代教育需要民主、平等,也需要“师道尊严”。双向式“师道尊严”是现代师生关系新走向,具有尊重、沟通、分权等特性,可称为“第三种结构”或“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6.
17.
中美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使用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科书使用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美国形成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中国形成了一次性消费使用制度。本文以比较的眼光叙述和分析了中美两国教科书使用制度的文化和制度成因,以借鉴的角度思考了循环使用制度对中国义务教育的必要性和暂时全部实行的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学校制度文化包含学校制度安排、组织结构设计及其背后的管理理念支撑,以实践和落实学校核心价值观为终极关怀。学校组织结构设计是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团队带领学校成员共同选择、设立或变革学校组织结构并作出结构决策的过程。现代社会要求学校制度文化管理突出通过做事达到发展人的目的。平衡计分卡与维可牢组织结构是组织制度文化管理的新尝试。前者挑战制度安排,后者启发组织结构设计,二者对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均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校特色的根本是其文化特色。同一时代的学校群体,因为强制性机制、模仿性机制和规范性机制产生制度性同形,形成千校同面的局面,使学校特色的产生和形成十分困难。学校特色的形成虽然阻力重重,却是可能的。资源差异性、教育实践的丰富性和价值体系的独特性为学校特色的形成提供了三种可能。不同的学校可以通过价值重塑显著其文化特色,通过场域干预突出其项目特色。  相似文献   
20.
张东娇 《教育科学》2001,17(1):30-32
师德教育实践有不同的模式及其变式,各有其特定的理论背景和价值取向,这是实施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所不能不察的,本文主要讨论了教授-推理模式、行为-矫正模式、情感-体验模式以及它们的变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