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早报、晚报 目前上海有<新民晚报><新闻晚报>两份晚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和<青年报>3份早报,尤以早报市场的竞争最为激烈.相比北京的两份晚报、5份早报,上海早报市场留有的空间较大. 2003年<新闻晨报>广告收入升至4亿元,而<新民晚报>广告则由高峰时的8亿下降到6亿.复旦大学研究传媒经济的教师朱春阳认为,早报与晚报广告收入的此升彼降,实际上是报业主导权的争夺.报业市场细分后,晚报的市场在收缩,但有个基数,不会有太大滑坡.  相似文献   
72.
天津和平区和平路169号,一栋日式风格的二层小楼静静伫立,这是上世纪初<大公报>在天津的社址,1902年,这份世界上最长寿的华文报纸诞生于天津.在日后的动荡岁月里,她辗转于津、沪、汉、桂、渝、港等地,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相似文献   
73.
本期看点     
P8本刊记者《要论》的编撰出版过程《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一书于2017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面世后,受到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中国记者》从2018年第1期起组织刊发解读及学习领会文章,本期特邀课题组成员回述本书编撰出版过程,展示在新华社党组和蔡名照社长的高度重视、直接指导下,依托两年来相关研究的深厚积淀,精研细钻、精心编撰的经历。精品,依靠工匠精神这样炼成!  相似文献   
74.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新兴国家,与中国新疆接壤。独立之初,中国就与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稳定,不论政治上或经济上,都对新疆乃至全国的经济稳定和进一步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对地方媒体来说,新媒体意味着什么?有人说,互联网Web2.0时代的到来,将改变之前数字传播内容上的大众媒体广告模式和商务上的大卖场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小众媒体传播和一对一营销。这恰恰为离受众最近、有地缘优势的地方媒体提供了商机。可是还有人并非如此乐观:由于缺乏牌照资源,不具备开展新媒体业务的先发优势,再加上原本就和全国性媒体不小的实力差距,地方媒体面临被数字化洪流淹没的危机。本刊追寻最新的潮流脉动,也一向关注全国传统媒体的探索与成果。虽然上述问题并非几篇文章所能回答,但我们仍然选择了尝试。本刊本期聚焦长沙——一个并不发达的内陆中等城市,但创造了“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奇迹。在各地新媒体市场风生水起之时,长沙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搭建产业链?是否找到了合适的盈利模式?能否做出全国影响?一花一世界。聚焦长沙,不仅为了解读这个城市,更为了探讨地方媒体介入新媒体所共同面临的风险与机遇。  相似文献   
76.
在各地新媒体市场风生水起之时,曾经创造了"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奇迹的长沙如何排兵布阵?怎样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如何搭建产业链?是否找到了合适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77.
管理学上的短板效应(也称木桶原理),是指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将这一原理运用于观察地方媒体的数字化之旅,也可以获得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8.
相比起电视、出版等已经形成品牌亮度的部分,长沙的新媒体可能在每个方面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犹如处于四壁陡峭的"洼地".然而在谈论这个部分起步与发展时,我们不得不认识其所在环境和"强势"邻里各自的位置与发展进程,这是重要参照系.  相似文献   
79.
办"主流大报"的路有多远——都市报的今天与未来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7月6目,中国都市报研究会总编辑年会在大连召开。25家知名都市报领军人聚首《半岛晨报》,就"未来十年都市报的发展趋势和对策"进行认真思考和研讨。会期是短暂的,但由此碰撞、交流产生的思想、智慧,连同每天都在进行的实践、探索却要辐射、延续很久。本刊也借机总结、梳理十余年来对都市报从诞生到每一步发展变化的关注与研究,并和大家一道追踪、探究其未来的趋向及对报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1993年,第一家以都市报冠名的《贵州都市报》创刊,1995年,都市报发展早期的领军者《华西都市报》出现,1997年,已有20家左右都市报散落全国。1997年12月17日,中国记协主办"市场经济与都市报发展研讨会",它意味着,都市报已然成为一种现象并引起业界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