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素质·方法·创新   总被引:113,自引:0,他引:113  
面对时代的创新要求,面对知识积累多、增长快的双重特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怎么办?本文提出了两项应对办法:针对知识积累多的特点,需要选择、比较,选择最基本的,比较最重要的,并把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品质,这就要加强素质教育;针对知识增长快的特点,需要讲究方法,让学生尽可能灵活多样地获取知识、扩大知识面,这就要加强方法教育。文章针对这两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论述,强调了素质教育与方法教育的相辅相成。结论是:既提高素质,又掌握方法,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42.
我国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及其改革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实施的是一种单一而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并与一定的观念相联系 ,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其弊端。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反思大学理念 ,变革教育观 ,重组课程体系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并根据学校与学生的不同特点 ,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专业教育建立在较宽广的通识教育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43.
论学科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确立正确的教育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与面临的问题,说明了学科建设的紧迫形势,并对新形势下的学科建设与改革作了探讨。笔者指出,人类科学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陶冶,不能完全跟着市场走,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着与经济不相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4.
本文所讲的文化教育特指增强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这一教育无论东方大学还是西方大学均有着削弱的趋势,中国更为严重.其突出表现有三:科学技术教育基本取代人文教育;现代文化基本取代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基本取代素质教育.这就导致大学生总体文化素养的降低.如此状态发展下去,将给全社会带来物质与精神的反差扩大、学历与素养的相关性减弱、社会发展综合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的不平衡加剧等潜在危机,后果是严重的.笔者还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作了分析,并对如何转变大学文化教育过弱状态进行了对策探讨,强调了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基本文化素养同掌握高科技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5.
面向21世纪大学教育思想的变革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面向21世纪大学教育思想的变革文辅相21世纪已近在咫尺。我们能否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进入这崭新的世纪,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方面要进行改革,而改革要从教育思想的变革开始。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前奏,同样,教育思想的变革也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所谓“山雨欲...  相似文献   
46.
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我国和国外学术界关于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的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7.
如何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能力,这是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界讨论得比较活跃的问题,也是我国教育工作中尚未取得突破进展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力问题的讨论又在部分学生中产生了一种错觉:他们竟误认为知识并不那么重要,只有能力才是值得追求的目标。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想从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本途径、发展大学生能力的关键三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掌握,改善知识结构是提高大学生能力的基础无知即无能。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能力是一个多元函数,它不  相似文献   
48.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应当有一个根本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它值得骄傲而又需要反思的40年。值得骄傲的是,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上适应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反思的是,从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看,它仍然很不完善,一方面同受教育者的需求有距离,另一方面同时代发展的节拍、国际竞争的环境不相适应。这种“距离”或“不合拍”带来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突出。特  相似文献   
49.
解放大学生产力 迎接信息新时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信息时代里,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强化.由于中国的信息产业落后和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中国将面临着在完成农业工业化的同时去实现产业信息化的艰巨任务;同时,伴随信息社会而来的是一个学习社会,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从而加剧了中国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为此,作者在论述了大学的使命后,主要提出了要“解放大学生产力,为大学构建履行使命的良好环境”的观点.文中特别强调了以下四声:把管理大学与大学管理中一些不恰当的计划体制转变过来;把治校的主动权交给校长;把治学的主动权交给教师;把学生的灵气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