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郑燮作为一代才人,他的文学主张表现在:力求反映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创新而不泥古,以自然为师,写出事物的真精神;郑燮的山水诗因其生活经历的内在制约,故而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性。郑燮以画家的笔法、诗人的眼光把进入他笔下的山水表现得既充满阳刚之气,又不乏阴柔之美,在质朴的风格中着意创造出一种飘逸洒脱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半生踪迹与山水结下不解之缘。吴伟业通过山水形体寄寓了诸多人生感悟:写心之作摅忧发愤、感怀寄意;写情之作清空澹远、遗世独立。吴伟业诗艺高超,善写幽情,他能把个人情志有机地融入自然外物,形成自己独到的审美情趣和造境手法。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初,我被安排担任苏州职大97’劳动人事专业三门课的教学工作。面对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我清楚地认识到,要真正搞好教学工作,就必须立足职业教育的特点,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点、出发点,要做到这  相似文献   
14.
黄仲则一生命运多舛,其咏怀言志之作多为"幽苦语",但与生俱来的豪气与"野性"使其人格中充满着沉郁和浪漫的气质。黄仲则书剑飘零的生命历程造就了其山水诗开阔而独到的视野,江浙风光、湘皖山水、幽燕气象、秦晋壮景皆为他笔下雕镂刻画的对象。他的山水诗浪漫神奇,想象丰富,质实而豪放,柔丽而明快。  相似文献   
15.
16.
东北流人是清初特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是满清统治者倾轧汉族,尤其江南士人的牺牲品。吴兆骞作为东北流人的典型代表,他的不幸遭遇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反响,并引起后世持久而广泛的关注。吴兆骞和东北流人在流放过程所创作的山水诗既是他们对自我悲剧人生的血泪歌吟,又是对白山黑水壮丽山川的写真,通过他们传神的描写,我们方始认识了那片黑土地的奇丽宏阔。探讨清初吴兆骞山水诗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深远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苏州节俗繁多,民风尚奢,通过清代竹枝词,可窥其一斑。节俗文化因其特殊的内涵和形式,可以起到和谐社会、激活经济的巨大作用,环太湖旅游产品应本着扬弃的态度,对姑苏节俗文化进行深层挖掘与光大,将其重新组合,以实现苏州环太湖旅游产品中节俗产品的战略目标。而政府扶持、各界参与、多产业联动是节俗旅游产品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山水诗,一个不应模糊的概念——浅说山水诗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领域里一个独具的流派,千百年来一直以其不朽的艺术魅力感染和陶冶着人们的心志情怀,给世人无限美的享受,因之就其品质与意境而论,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然而,在中国传统的诗学范畴,特别是急功近利的审美判断中,山水诗的价值还未被充分认识,尤其对其概念的界定尚有待进一步商榷。 山水诗,作为一种特定题材的诗歌类型,它的概  相似文献   
19.
钱谦益因为领袖明末清初诗坛,所以备受世人关注,又因其背明降清做了人格亏缺的两截人,而饱受后人诟病。文章从钱谦益的生平、诗论和山水诗三方面对其做简要阐述,旨在通过人格分析、诗论解读,以及山水诗透视,来反观钱谦益一生人格的发展与蜕变,从而还原真我的钱谦益。  相似文献   
20.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封建文化最具典型的产物,它集中地反映了封建制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本质内涵。文学创作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深刻地反映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环境里的文化思潮。遑论前朝各代,就清代文学发展嬗变的轨迹而观,与清代开科取士,尤其举荐博学鸿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是科举考试推动了清代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特别是博学鸿词科考试制度的完善,给清代文学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以下试就博学鸿词科考试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略作梳理,以辨证其源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