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9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一、关注生命的需要犤案例犦教师节那天,我兴致勃勃地打开“知心信箱”,这是我和孩子们心灵对话的平台。意料之中,我收到了很多孩子节日的祝福。我无比惬意地打开一张留言,清秀的字迹顿时跃入我的视线:尊敬的曹老师,您是…  相似文献   
12.
曹海永 《青年教师》2004,(12):27-28
中小学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中小学教师主体自我选择的结果,而自我选择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觉超越。自觉超越,理应成为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自觉超越就意味着教师自身要不断地更新自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主体生命价值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曾经现场亲耳聆听过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关于《教育的力量》一文的激情朗诵,至今仍记得当时肖川教授朗诵完毕激动得热泪盈眶的情景,而我更是将其最后一段话永恒地定格于我个人的教育辞典里:"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个性化”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应坚守的一种观念,秉持的一种策略,追寻的一种理想。然而在践行中,由于教学的“作秀”对学生的误导,应试的“功利”对学生的戕害,“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目标、过程、结果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真”问题。让教学成为一种真诚的对话,让考试成为一种真实的应答,是其“归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把“有效”作为一种坚实的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由原来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变得有效、高效、增效,是否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去思考和努力呢?  相似文献   
16.
在儿童的课外阅读指导方面,我们敞了很多事情,成效却不容乐观。我们规定阅读时间(要家长签字),学生就一边看书一边看表;我们要求主题阅读,学生快捷地下载完毕却不愿多看一眼;我们布置摘抄背诵,学生则煞费苦心地找寻“短小精悍”之句段;我们倡导阅读贵在有悟,学生自觉打开了读后感范文;我们反复宣讲阅读的意义,可许多学生的书包里还是找不出一本像样的课外读物……造成儿童消极应付的根本原因,正是缘于课外阅读的“魅力”缺失。  相似文献   
17.
曹海永 《江苏教育》2008,(18):15-16
《艾滋病小斗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记叙了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却能坦然面对、不断呼吁、梦想未来的动人事迹,赞颂了恩科西顽强抗争的精神。在教学“坦然面对”这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找出最能体现恩科西顽强抗争精神的一个词语,即“坦然面对”。接着请学生说说“坦然面对”的意思,并从文中找出恩科西“坦然面对”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快乐,让语文课堂走向幸福诗意,让语文课堂走向浪漫生成,让语文课堂走向灵动真实,让语文课堂走向永恒  相似文献   
19.
曹海永 《湖南教育》2003,(18):28-29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领域,实践反思是指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 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职业思想、观念 和行为等进行剖析,并作出理性判断与选择,从而实现自身 观念与行为的完善、变革。其实质应该是唤醒教师的主体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