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9 毫秒
61.
参考和借鉴国际上基础教育阶段非政府办学即私立教育的实践与经验,以形成多元的办学体制,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怎样实现多元的办学体制。为此,本文试对国际上  相似文献   
62.
论校本教师培训的方案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成功的校本培训方案,是实施校本教师培训的前提●科学的校本培训设计,是实施校本教师培训的关键●合理的校本培训框架,是实施校本教师培训的指南  相似文献   
63.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政策选择。实现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需要突破高中教育"双轨制"发展的限制,建立可持续的高中教育经费制度,建设高中学校建设的基础标准,实施内涵发展为主的学校改进,重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色。  相似文献   
64.
在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进程中,高中教育的性质与使命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需要重新审视高中阶段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相似文献   
65.
一、问题分析进入新世纪以后,党和政府更加关注中小学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2001年10月,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发了《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2003年9月国家人事部颁发《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3年底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人事工作会议,部署了改革的具体要求和计划。可以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高潮,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是,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归结改革过程中…  相似文献   
66.
目前菲律宾正在实施一项为期六年的"基础教育部门改革议程"计划,围绕学校、教师、社会支持、补偿性干预和教育部机构建设等五个方面开展,这个改革议程内容对于我国当前正在制订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具有诸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7.
不论如何界定“教师培训”的范畴,教师培训的研究,都势必与教师专业发展联系在一起。本文对教师培训研究的咽顾,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在一起。目前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上,相关的文献越来越多,本文将围绕教师培训的研究展开综合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68.
全球化趋向要求对教育予以重新审视;教育发展观的选择要基于全球化背景,教育要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不只是工具。教育改革需要有全球化的思维观。  相似文献   
69.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要求每个教师具有专业的育人能力。提升育人能力是新时代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建设的重中之重。树立面向人人的育人观,是提升育人能力的前提。"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基本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教育公平的价值表现。当今教育不再是选拔式的精英教育,而是普及化的国民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70.
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建立新的学校发展观,实现每一所学校成功;促进每所学校创新发展,不看或消灭排行榜;培育和激发教师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实现学校开放发展,超越传统制度化学校;创造新时代教育生态,消除不恰当的教育焦虑。系统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路径是: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学校办学实践;将以德为先的理念转化成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将育人方式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载体;将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领域;将教学改进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常态;将自主创新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