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57篇
科学研究   28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关掉工作的电脑,看一眼熟睡的儿子,避开老公的酒味,在万籁俱静的深夜中,摆脱尘世的纷扰,轻轻地捧着<沉思录>,穿越两千年的时空,与斯多葛派著名哲学家、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进行灵魂对话.通过对话,让我再次感受对人生、对社会、对家庭的追寻与思考.  相似文献   
62.
改革的巨浪正以万马奔腾之势席卷神州大地,中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也正处在除旧布新、缤彩纷呈的转型时期,无论是慨叹世风日下的“滑坡论”,还是忧惧重建艰难的“爬坡论”,或者是故作轻松姿态的“代价论”.无疑都透露出这样一个关于道德的不争的事实:中国人已经到了该认真考虑重建民族道德标准的最后关头.随着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发布.中华民族铸造崭新道德理想的宏伟工程已经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63.
由于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及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严峻挑战以及缩小馆员素质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等原因,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正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为此,领导应高度重视,建立和健全各项机制,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倡奉献精神,确保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64.
65.
章认为在新形势下,应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多种形式并重,以利用为本,走联合编研的道路。  相似文献   
66.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遍运用,讲授法在课堂教学中受到一些学者或教师的质疑,但却是高校课堂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讲授法在高校运用的条件,来进一步探讨讲授法的科学运用,提高高校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本文首次将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引入到中国的健康/安全传播中,研究了它的作用及边界条件.依据差序格局,中国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生活在一系列的圈子当中,每一个圈层都意味着不同的"他人".最近的圈层/他人通常是家庭成员,与个体有着最强的连接.最远的圈层/他人则是陌生的社会成员,与个体的连接最弱.本文先引入戒烟和反酒驾两种情境,结果发现:戒烟广告中"破坏与近圈层/他人的连接"诉求主题,比"破坏与远圈层/他人的连接"主题,更具说服力;反酒驾广告中不同差序的诉求效果却没有显著差异.酒驾瞬间致死,吸烟却是慢性死亡.后果严重性感知是差序格局起作用的一个边界条件.在反酒驾情境中,凸显出差序格局,远近圈层的诉求主题又会呈现出不同的说服力.关系显著性感知是差序格局起作用的另一个边界条件.本研究发现对中国社会的健康/安全传播或有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68.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成为身份识别的热门技术。指纹识别技术具有快速、可靠、安全、便捷等许多优点。介绍了指纹特点和指纹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指纹识别技术在移动购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将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移动购物中的身份识别,可以快捷有效地解决身份识别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69.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不断推向深入,新课程实施需要高效课堂,如何进行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使小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得到提升,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益,通过对高效课堂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构建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70.
从一九七九年国庆之际,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建设两个文明”的战略设想,到一九八二年党的十二大发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的著名论断,乃至后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两手抓”思想,无不充分显示出新时期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倡建精神文明、净化社会风气的勇气和决心,“精神文明”这一概念也随之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广开来,化作普通民众对美好伦理道德和现代文化科学素养的热切呼唤和共同心声。 但是,究竟精神文明的实质为何,它对中国现代建设事业有何影响,对大多数人来说,笔者以为仍有进一步廓清的必要。 “文明”一词,起源甚早,近代以来便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但是对其涵义的理解却往往各执一词,相去甚远。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和社会的进步状态。它可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部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成果即物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