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基于802.11b/g的2.4G无线网络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新技术下的无线局域网从无线局域网的发展演化来看,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推动,还有几倍于现有市场的巨大发胀前景的强烈刺激下,无限局域网得以不断的发展。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笔记本电脑的普及,人们对移动办公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有线局域网要受到布线的限制,如果建筑物中没有预留的线路,布线以及调试的工程量将非常大,而且线路容易损坏,给维护和扩容等带来不便,网络中的各节点的搬迁和  相似文献   
162.
中国城镇化的探索和实践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健康有序的城镇化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给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尤其是能够为中欧合作开辟新的平台,注入新的动力。一方面,中国能够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城镇化历程的积极经验,学习其先进技术,推动自身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意味着巨大的内需,为中欧贸易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当然,在学习西方经验和技术的同时,中国应当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63.
李海龙 《职业圈》2014,(26):43-43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各项目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项目建设过程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从根本上保障基层员工的根本利益,以此激励员工增加自己的责任心。基层钻井队伍在钻井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提高基层队伍的基本素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保证项目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64.
在分析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资源及其开发与保护困难的基础上指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现代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冲击使其面临衰亡的危机,需完善保护制度,培育传承人,扩宽市场面,结合赣南地区实际情况开发赣南特色民俗体育旅游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5.
校本教研的终极意义应该是唤醒教师的教研热忱和专业自觉,而非简单的问题解决。让校本教研从单纯的问题解决走向生命意义的探寻,关键要从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做起。与传统的学校科层制组织相比,以教师为核心的、扁平结构的有机适应型组织更能唤醒教师的生命感和价值感。河南省信阳市的羊山中学和濮阳市实验小学等学校在学校组织的变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6.
从一个国际视角来看,“中国梦”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其实现也离不开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当前,“中国梦”的实现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环境中既有诸多挑战,也存在很多机遇。为此,中国应当顺应世界潮流,结合自身现实,积极调整外交战略,为“中国梦”的实现打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67.
制度主义认为,认同是国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国家参与国际制度的进程中,认同与制度化构成一个互动的关系.正向的国家间认同为制度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国际制度则为国家认同的塑造提供平台,高级制度化伴随着一个国家内化规范及认同建构的过程.探讨国家认同的含义和来源,分析认同与制度化的互动关系对于认识国家间关系的互动很有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美关系的发展就是一个认同与制度化良好互动的典型例证.欧美在良好认同的基础上开始制度化进程,而在国际制度基础上的国家间交往,则进一步加深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程度,改变它们对安全、权力、利益和主导规范的认识,推动欧美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一个稳定有效的“跨大西洋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8.
从20世纪70年代起,治理进入人们的视野更多是源自学术研究的需要,现代国家在发展公共事业上面临的困境让学术界引入了治理理论和分析框架。治理研究的跨学科性使有关理论迁移到大学组织上,造成了治理话语的滥觞。当治理成为一种政策语境上的“时尚”时,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整个社会对大学治理的认知形态。互联网社会的崛起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加速了大学声誉符号化,所有人都渴望利用精确的管理手段和流行的理论创造绩效。当“治理大学”的需求超越了大学的“可治理性”时,治理的符号意义就超越了其真实价值。治理对大学真正的作用在于其能与知识创新组织进行对接,唯有提升组织学习能力与制度创新能力才能重塑大学治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9.
学科实践指具有学科意蕴、能够促使学生在行动中学习的亲身实践。义务教育阶段强化学科实践符合学科与实践关系规律,适应素养取向的学科教学目标和新时代育人目标,切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和社会转型期现实需要。强化学科实践可能遭遇多重路径依赖、深层资源依赖,引发来自应试传统的抵制,并且学科实践概念含义较为模糊,容易导致实施过程中的诸多困难。教育改革者必须构建理念指导、资源保障、素养提升、制度牵引相结合的立体推进格局,阐明义务教育阶段强化学科实践的具体要求,为强化学科实践提供资源保障,增强教师设计、实施学科实践的能力和意愿,善用制度手段推动学科实践实施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0.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发展范式转型与新发展观的重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经济产业格局变动密不可分。需要明确的是,高等教育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时面临的问题和高速增长阶段完全不同。然而,有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行动逻辑仍不明确,对“结果质量”的追求仍被视为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价值取向。实际上,高等教育应该直面来自社会经济和内部形态变迁带来的挑战,尤其需要警惕经济和人口数量增长变缓造成的危机。中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路径应该围绕“发展质量”展开,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提炼内涵。最重要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观进行精神启蒙,使各类社会活动形成协作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