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观念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主要是由于人类行为失范使然,而究其根源是由于支配人类行为的文化观念出了毛病。要想使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得以真正的保护,以便使人类在地球这颗小小的行星上长久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要以人类在自然中所处的普通而又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基石,对指导人类行为的文化观念进行彻底变革,重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生态文化观。  相似文献   
22.
逻辑实证主义与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界有较大影响的两大流派。就其理论产生的根源来说,批判理性主义是波普尔在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中创立起来的,他们之间有许多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其中,尤以证实与证伪原则的争论最为激烈。然而,从争论的对象、焦点和归宿等方面来看,证实与证伪并不是非是即否,非此即彼的两个从根本上无法相客的观点。因此任何关涉二选一的争论都注定是褊狭的伪争论。  相似文献   
23.
李笑春 《湖南档案》2013,(12):44-44
曾荣获全省档案管理先进单位的常德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局,自成立运行以来,对数据档案实行双保险管理,确保业务数据的安全。该局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支付业务工作实际,制定出了具体的数据档案管理办法。他们建起了数据库机房,配备有高性能的服务器,  相似文献   
24.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种发展模式的选择,更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历史抉择和思维模式及其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本文从两个层面:一是认识论层面,揭示人类社会巨系统的内在运动机制及思维模式变革;二是方法论层面,把握人类社会巨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可持续性,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设计、规划、整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生态技术和生态体制,从而实现由人口、资源、环境所组成的人类社会巨系统结构的合理、功能的完善这一渐进而有序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5.
持续发展研究是当代环境科学的前沿领域之一,又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战略。这一点,在1992年6月召开的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已得到全人类的普遍赞同和共识。而改革开放以来,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已日益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和生力军。本文对内蒙古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并着重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论述了在持续发展战略下,内蒙古乡镇企业今后如何更进一步地发展和壮大,真正使农村经济和社会得以同步和协调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6.
科学史学家以科学争论的目的不同将其划归为内外史。科学内史更加注重科学本身的规律,提倡科学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而科学外史指科学自身发展之外的因素,如社会思潮、社会制度以及各种社会事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随着20世纪60年代SSK的兴起,他们以“强纲领”为科学知识的“社会学解释”,提出新的研究思路,试图消解内外史的界限。那么,科学内外史是否可以真正的消解?那么这种消解后的科学争论又在为什么而争呢?  相似文献   
27.
“自然界是平衡和稳定的”观点是一个根植于生态学中并被人们所普遍接受、认可的观点和基本范式,其基本含义为:生态系统在未受到干扰时是平衡、稳定和有序的,即使是受到干扰后(生态阈值内),生态系统可以通过其自我调节(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返回到干扰前的稳定平衡状态。本文通过对生态学研究最新进展的总结,并涉及平衡与非平衡、多平衡等问题,使平衡范式、非平衡范式、多平衡范式及等级缀块动态范式在生态学中达到有机协调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3年4月发布的对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所作的学科分析报告为依据,从"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总结了学科发展中的弱势和缺点,进而提出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整体水平的建议,以期对提高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