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6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15653篇
科学研究   1234篇
各国文化   110篇
体育   3506篇
综合类   308篇
文化理论   95篇
信息传播   155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2398篇
  2013年   2620篇
  2012年   1350篇
  2011年   3317篇
  2010年   3892篇
  2009年   2879篇
  2008年   1391篇
  2007年   926篇
  2006年   675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5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木东   《今传媒》2006,(9X):55-57
方政军,湖北罗田人,学学士、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新闻与传播学兼职教授。现任新华社湖北分社党组成员、纪委书记、高级记,当选为湖北省记协、新闻学会常务理事。他曾做过新华分社政部主任、副总编辑兼《武汉证券报》、《湖北经济报》总编辑及分社总编辑等职务。曾随同李先念、江泽民、胡锦涛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鄂考察采访,在北京多次采访全国“两会”,不少作品获得新闻奖。有《百年记风》、《现代新闻写作学》、《方政军新闻作品选》等。[编按]  相似文献   
72.
陈正生   《今传媒》2006,(10X):10-13
公共新闻和民生新闻是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界(尤其是电视界)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两个词语。不过,目前大家所谈的“公共新闻”实际上有两个“版本”,即“美国版”和“中国版”。本篇重点探讨的是后。  相似文献   
73.
江小青是SMG广播新闻中心的首席记者,在广播新闻领域耕耘了21年。1984年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1992年投身新创立的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先后担任过新闻部副主任、新闻综合频率副主编。  相似文献   
74.
对于习惯通过CCTV-5收看体育比赛的普通观众来说,今年这个习惯可能面临不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75.
文献资源的网络采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献资源的网络采集是图书馆采访的新形式。图书馆采访人员必须掌握与文献网络采集有关的信息获取、网上书店选择、书目数据判选、转换与利用策略,熟悉网络采集环节,逐步向文献采集网络化过度。  相似文献   
76.
对于温家宝所领导的新一届政府而言,建设一个现代法治政府,建设一个更为全面、均衡、公平发展的国家,或许是一个比实现更高GDP增幅更为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7.
概述了网络信息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78.
徐浩然   《视听界》2005,(5):80-82
由于广告商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电视节目的终端消费者都是统一的购买主体——“电视受众”,因此“受众导向”是电视栏目的终极导向,也是广告商和电视内容提供商必须遵循的共同原则。本文借助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的品牌栏目战略,对电视栏目的“受众导向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9.
1948年,为冲破苏东对西柏林的陆路封堵,美英启动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运行动,平均每天559架次的飞机,在11个月内运送了230万吨的物资,维持了西柏林220万居民的生存。半个世纪后,100万名海啸灾民被围困在苏门答腊岛漫长的海岸线上。家园尽毁,家产尽失。陆路中断,空运和海运,成为他们惟一指望的生命线。2004年的12月26日这一天,被印尼人称为“H—DAY”,从那一天起,一次更为壮观的多国联合空运行动,在印度洋上空展开。不同的是,半个世纪前的飞越柏林,背景是冷战的阴云;半个世纪后的飞越亚齐,背景是人道的阳光。而位于苏门答腊岛东侧的棉兰,因为未受海啸波及,成为援救亚齐灾区的指挥中心和物资集散地。  相似文献   
80.
近代以来,西藏一直在向往着现代文明。受自身政教合一制度的限制,每次现代化尝试又都归于失败:直至自治区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