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教育平等的视野下,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采用文献法、理论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现行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及要求出发,通过对问题产生根源的追溯以及与其他教育类型的比较,明确职业技术教育的弱势地位,提出教育类型不平等的研究视点;并在教育平等理念的引导下,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从制度创新角度研究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问题,用前瞻性的眼光,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创新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2.
农村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质和量两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是,整体来看,农村职业教育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存在着许多困难。要改变农村职业教育薄弱的状况,就必须解决体制、投入、社会环境、师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3.
由东北工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6409工厂研制成功的本变频电源是一种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的驱动设备。适用于机械加工、纺织工业、风机节能等许多场合。它采用了一种新颖的三相对称可变频、变幅正弦波发生电路,解决了输出电流的谐波问题,并使变频电源的输出频率  相似文献   
24.
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作为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目的、学习形式、学习特点、课程、学习评价、师生观六个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其原因在于时代不同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对知识性质的看法不同、心理基础不同、着眼点不同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5.
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职业高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为了提高职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拓宽教师来源渠道,确保师资充足;拓宽教师培训渠道,保证师资质量;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农村职业高中教师的待遇。  相似文献   
26.
李运萍 《教育与职业》2006,(36):158-159
不同学习方式有不同的师生观,文章对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观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在接受性学习中教师是传知者、主导者、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被动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启思者、指导者、参与者、研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家庭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概括介绍了其家庭教育思想的三个特点(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性、注重用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儿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两个不足之处(对资本主义教育的全盘否定、过分夸大独生子女教育的难度)、三条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主张让孩子参与家庭的财务管理、重视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28.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收入与学历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收入与学历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农村教育在农村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其收入水平中的作用,我们首先在中部地区选择了三个典型的农业县,然后在这三个县中又选择了三个自然村进行挨家挨户的调查.此次调查,我们事先设计好一些问题,然后到农户家中座谈访问,在交谈中记录他们对相关问题的看法,这样既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100%),又避免了草率应付现象,有效地提高了问卷的真实可靠性.  相似文献   
29.
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作为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目的、学习形式、学习特点、课程、学习评价、师生观六个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其原因在于时代不同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对知识性质的看法不同、心理基础不同、着眼点不同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0.
为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河南省开始了职业教育强县(市)的创建,探索性地制定了职教强县(市)评选标准,规范了评选程序。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开展职教强县(市)的创建,有利于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缩短城乡教育差距,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