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殷晓蓉 《今传媒》2008,(1):73-75
学者们选择什么样的领域为自己的关注对象?这除了受制于社会历史因素以外,还与学者自身的需求和境遇有关.有时候,同样的需求与境遇又会导致不同的学术道路.  相似文献   
22.
在因特网长达几十年的“封闭”状态背后 ,始终涌动着一股不易觉察的文化暗流 ,它与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他社会因素汇合在一起 ,催生了因特网的诞生 ,并影响着因特网的发展方向。这在源头上可以追溯到 2 0世纪 60年代开始的那场反主流文化思潮 ,而整个运动和思潮与回归自然派和技术至上派的价值观念联系极其紧密。  相似文献   
23.
一 1990年,华纳通信公司和时代公司达成141亿美元的合并协议,通过这一事件,影视节目的主要生产商与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出版商走向联合;而就历史进程的意义来说,它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后来一系列规模巨大的合并活动的导火线。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媒体和相关企业的联姻活动上,聚焦在此类活动的各种表现方式上。谁将继续打破沉寂?谁将与谁共舞?谁  相似文献   
24.
传播学何去何从?这一问题由来已久,常议常新,难免屡屡落入挂一漏万的境地,也仍将"集焦虑与希望于一身"地向未来开放。本文强调的是对于某些司空见惯的概念、现象和说法进行追问、潜入和思考,强调通过历史的回溯来解释当代的走向,以及当代的变革对于原有思维方式的冲击。  相似文献   
25.
香农:传播技术编年史的里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晓蓉 《今传媒》2010,(1):26-29
在传播思想史的研究中,杜威作为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因其所持有的“多元传播观”而尤为引人注目。其中,当他直接投身现代新闻传播领域、即创办《思想新闻》时,“传播”一词被特别地赋予了信息之传递与交换的功能。而在其他场合,“传播”更多地具有社会交往、共享、参与以及激发意义等内涵。  相似文献   
26.
在今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者当中,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lard)特别引人注目。这位上世纪70年代之后崛起于思想界的法国人,以旺盛的斗志,痛快淋漓的笔触,对以大众传媒为重要支撑的当代社会文化进行了本质性的揭示和分析。《消费社会》出版于1970年,在发展阶段上,被认为是波德里亚的早期著作。但相对于他60年代开始形成的关于“物的符号体系”的思想来,此书既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又是将之继续推进的开端。  相似文献   
27.
关于传播的文化学意义--从三个基本问题入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著名传播学家A·马特拉曾经讨论了传播的三个支撑点,即:战争,进步和文化。在谈到“文化”这一向度时,他指出:“就技术论者和经济学家的派生观念而言,在文化的符号下思考传播并不是国际传播的理论和战略在其历史中的主要关注点。把传播的重心重新定义为文化只是在最近的80  相似文献   
28.
近来,在传媒业和传媒教育界中,以各种方式介绍和评述当代国外媒体的努力正在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尤其是那些雄踞全球媒体新格局之顶峰的媒体,成为倍受关注的对象。可以预言,这一道风景线的序幕只是刚刚拉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市场、读者、业界、学界、教育界的共同需  相似文献   
29.
中国期刊是中国传统媒体中成长最快的品种 ,也是世界媒体格局中成长最快的领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经历过快速发展的中国期刊面临新一轮的竞争 ;加入WTO的前景在为中国期刊走向世界提供机会的同时 ,也将使伴随国外期刊的进入而出现的压力日益变得紧迫起来。就此而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总结、讨论中国期刊业的发展问题 ,有其特定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0.
新时期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正确处理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使命感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全社会对新闻界整体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反映新闻传播业改革发展、理论探讨、学术研究园地的新闻专业期刊,理当做出应有的贡献。诸如增加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体研究;超出一般道德谴责层次,深刻剖析“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现象;开辟专栏,有针对性地介绍西方和其他国家的同类研究和实践成果;将对新闻从业人员自律问题的讨论置于更加广泛的背景之中,等等,是目前阶段特别需要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