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我,一只可爱的熊猫--恛恛.在四川的卧龙熊猫保护区里快乐地生活着,我的好朋友也就是我的饲养员对我十分关爱.  相似文献   
52.
1991年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非常别致的作文题——想象作文。这道十五分题的要求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让学生凭想象写作文,用二百字左右将想象的一个画面描述出来。有一篇作文获得优秀,名叫《磨盘》:  相似文献   
53.
文中的老枣树不寻常,有着傲然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54.
读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人,都知道鲁迅笔下有一个童年乐园——百草园,神奇而富有诗意。但现在,鲁迅故乡绍兴的那个百草园,往往令慕名而去的人感到失望,觉得那只是一个极普通的园子。这篇作品中的苇塘,其实也很平常,但在作者的童心里,却是一个充满奥秘、魅力无穷的世界,和鲁迅笔下的童年乐园一样迷人。  相似文献   
55.
一、语言不仅仅是形式长期以来,语言总和写作方法、段落结构等被列为文章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学习课文,主要是由教师分析其主题思想,最后归纳写作特点时才会讲几句它的语言如何如何。批改作文时,往往最后才提一句语言如何如何。语言在语文课的地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56.
传统写作理论十分重视文章结构,讲究首尾曲折,衔接过渡,文脉条理,铺垫照应,抑扬详略等等。清人崔学古说:“文之有格,犹作室之有间架也。某处为堂,某处为厅,某处为门楼。其高凡几,深与广凡几,虽斧斤未操而规模已定。”许多流传下来的文章都有结构匀称稳固、严密精致的特点。但是,在结构上过于追求细密周全,不仅要花费很多心血,有时,  相似文献   
57.
教师的示范     
给学生做示范,对教师来说是责无旁贷的。四五十年前,刚进复旦求学的我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庭院中有一个水池,池中的几条鱼和几枝荷花为环境平添了许多生机与情趣。"教我们写作的教师黄润苏改动了其中几个量词,把句子改成了"庭院中有一方水池,池中的几尾鱼和几茎荷花为环境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情趣。"与其说黄老师是改作文,还不如说是给我作了一次示范,我看后真是感触良多。如果说,在以后数十年中我  相似文献   
58.
居住在城市里的人,读到文中所写的乡村牧童生活,会感到一股清风扑面而来。牛通人性,能懂人言。而牧童视牛则如亲人。这种情感淳朴而真挚。放牛除了要有责任心,还需有丰富的知识,懂得牛的习性,晓得四时农事,识得乡间百草。牧童的生活,辛劳而不失快乐,平淡却可得野趣。牧童们可从大自然那里得到丰厚的馈赠,可从自由的游戏中尽享快乐。生活于落后的乡间,从事的又  相似文献   
59.
梁实秋说,一个人儿时吃过的东西,将会记一辈子,哪怕是寻常之物,以后回忆起来,都是天下之至味。读罢此文,深有同感。赣水边的那个叫三湖的小乡村,靠山枕水,景色秀美。大自然慷慨地给村里人提供了丰富的食材,乡人则发明了各种食法,其中不乏独特之处:用野生栀子花泡茶,把南瓜花裹了一层面粉油炸了吃,把小鱼放  相似文献   
60.
可贵的人情     
现代都市里的邻居,很多人虽同住一幢楼,但互不相识,即使是对门邻居,也不相往来,这折射出的是人情的寡淡和冷漠。读了《母亲的左邻右舍》,相信都市人会心生羡慕,羡慕乡村里左邻右舍间那份淳朴的情感。在城市里,邻里间那份消逝的人情,令人叹惋。母亲住"我"家时,生活上虽无忧无虑,但精神寂寞,与周围的人无法交流,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文中关于母亲孤独寂寞神情的描写,虽只简淡几笔,却入木三分。在城里,子女虽在物质上满足了老人,但精神赡养却难以尽责。而在农村,有了左邻右舍的陪伴,母亲每天的生活变得充实,有了情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