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70~7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能迅速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平移数学思想。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  相似文献   
22.
洪发林 《辽宁教育》2005,(11):42-43
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条件,以教师激励、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一、模式建构的依据(一)理论依据1.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发展的机制和源泉。2.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3.数学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教师的责任将教学过程转化…  相似文献   
23.
简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标准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发林 《辽宁教育》2005,(12):47-4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问题引起教师们的广泛关注。正确认识学生主体参与的价值、标准及策略,对于落实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然会产生深远影响。一、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  相似文献   
24.
(本册在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开始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使应用题教学开始实现第二次“飞跃”(一步到两步是第一次飞跃)。在教学中,应加强对比,促进知识的内化。)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说出求下列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及数量关系式:①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②三年级平均每班有多少人?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出示准备题: ①新镇小学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师:小结板书:160+114=274(人),[三年级的人数]+[四年级的人数]=…  相似文献   
25.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激励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内容标准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因此,应该有教学评价改革的方法,要用评价改革来促进和推动数学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6.
一、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特点 所谓“生成性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凭自身的素质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做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教与学中的人的、物的、精神的诸多因素有机地组织合成起来,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7.
“圆锥的体积”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42-45页的内容,本课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和圆锥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8.
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是创造力的两个主要成分,因此,培养学生创造力就应从这两方面着手。心理学指出: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应包括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个方面。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以聚合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学生习惯于按书本上写的和教师教的方式思考,用符合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  相似文献   
29.
教材简析"位置与方向"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6页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这为本节课学习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奠定了基础。三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