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教育   3703篇
科学研究   457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209篇
综合类   167篇
文化理论   37篇
信息传播   46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192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80年代以来美国师范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现者,没有师资的质量就没有教育质量。80年代以来美国师范教育改革,实现教育“质”的飞跃,再次证明了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重视和加强师范教育,在于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2.
学生素质的格式化和大学教育的职业化表明,社会似乎更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短期适应能力”,忽视学生的发展后劲和创新能力。对此,我们不能不看到,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作为教育的顶层组织,大学不能一般地定位于“面向”未来,大学还必须本着超脱的姿态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引领未来需要新人,塑造新人离不开求学问是。因此,大学应该且只能通过“求学问是,树人铸魂,引领未来”而通往大学之道。求学问是,是大学与技工学校等其他教育机构的根本区别;树人铸魂,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核心要素;而引领未来,是“教育必须面向未来”这一原理的体现,也是大学释放其批判功能的体现。因此,引领未来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职能的回归与当代化。  相似文献   
113.
114.
教学目标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115.
116.
有一天早晨八點鐘的時候,我路过灌云縣新安區吳圩初級小学,就順便走了進去看看老師們。照理这時該吃过早飯了,可是老師們还正在卷被子,看样子是剛剛起床。我一看孫校長不在就问刘老師:“孫校長呢?”刘老師回答:“下鄉催学费去了”。我又问惠老師上哪里去了,刘老師指了指西边的教室說:“在那里  相似文献   
117.
孩子学会了走路,一家人在院子里逗他玩,不慎被一块砖头绊了一个大跟斗。爸爸急忙跑过去把孩子抱进怀里,左一脚右一脚踢着那块犯了罪的砖头说:打死你这鬼东西,打死你这鬼东西!  相似文献   
118.
2007年7月8-10日.笔者有幸参加了福建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征求意见会。该会议由省普教室主办,在福州黄金大酒店召开(分小学组、初中组),省普教室陈峰主任到会指导。陈中峰教研员主持我们初中组会议,福州、泉州、宁德等地区中学数学教研员和福州、厦门、莆田等地区中学数学教师代表共十几人参加会议。会议的规模虽小.但意义重大,因为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要完成福建省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的“审读报告”,之后该报告要送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9.
新课程已实施三年多了,新课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已深入教师的教学,并在实践中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不可否认,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对新课程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透彻领会,课堂推进过程缺  相似文献   
120.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无疑是很有见地的。它要求教师抓住学生“心求通而未得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良好时机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要领,做到“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