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育投资问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呈不平衡态势。打破学科界限 ,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 ,以系统论为指导 ,结合教育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探寻信息时代“知识沟”理论发展的新动向 ,构建“知识沟—数字鸿沟—贫富差距—教育信息化—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的演变链系统模型 ,揭示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的严重危害性 ,进而寻求缩小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差异的理论依据 ,希冀引起地方政府对发展教育信息化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认知负荷理论在多媒体软件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知负荷理论是从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性出发,认为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加工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多媒体软件的设计要以学习者的认知特性为基础,在认知负荷理论的指导下,从内容设计、交互设计、界面设计和学习者设计四个方面探讨多媒体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中小学校园网的应用瓶颈,选取50个调查对象进行定量的分析与定性评估。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出发,通过调查中小学校园网站的功能结构、资源类型和交互方式等几个纬度,得出中小学校园网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稀缺、教师网络交流不频繁、管理力度不够的现状,提出要以教学信息化驱动校园网建设和以教师网络教研促进校园网应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与非网络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因用户的参与而表现出动态的发展利用过程,这种动态发展利用过程主要表现在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浏览、下载、转载、上传和评论等方面。在假设网络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具有周期性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跟踪观察法,通过统计SNS网站、论坛和微博三种平台上网络信息资源的浏览、转载和跟帖增量,分析增量发展趋势,并从中发现网络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使用SPSS统计软件生成网络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趋势图并将其动态发展利用的周期划分为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百度知道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可以利用多主体系统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在对百度知道进行复杂适应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Netlogo软件特点,建立了百度知道信息发展过程模型,对资源发展与用户激励的互动关系,资源发展与用户数量的关系和不同激励水平用户的互动关系进行了仿真和研究。得出结论:初始用户数、新增用户数量影响了系统的演化过程,但不影响系统的稳定状态;激励值、问题再生率和潜在用户数量影响了系统中用户和问题数量发展;不同激励值用户的发展与最大用户数、问题再生率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个体学习和群体知识的建构彼此不是分离的,而是可以相互支持和供养。文章在知识建构和知识创造理论的基础上,从系统论和认知角度提出基于社会性软件的认知和社会系统共同发展模型,模型主要关注认知系统和社会系统间知识的相互内化和外化两个过程。对社会标签和Wiki平台提供的实验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二者都能引起认知冲突,借助社会性软件平台,学习者可以通过同化或顺应来平衡冲突,个体和集体知识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中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资源发展利用研究——以“百度知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度知道是人力搜索和计算机搜索相结合的一种信息服务方式。为了了解百度知道中信息的发展过程和影响,随机选取了898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百度知道"中平均一个问题有三个回答,最佳答案的位置处于随机分布状态;百度知道中问题答案质量较高,提问者满意度较好;"百度知道"中信息发展周期短,信息增长迅速;"百度知道"中最佳答案回答者的重复率大于提问者,但是社会网络建设不够;"百度知道"中资源浏览次数与资源存在时间相关,不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存在差异。得出结论:"百度知道"是对资源利用方式的变革;提问者和回答者之间存在角色转换问题,但是社会网络建设不够;"百度知道"有利于促进网络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信息时代解决农村教师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采用个别走访和资料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用的光盘教学、网络研训直播课堂和双向交互课堂三种模式的实施情况,剖析其在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研能力发挥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从而证实信息技术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开发应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现行“校校建库”的弊端,提出“政府主导、企业开发、学校应用”的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开发应用模式及相应的运行机制。从理论上证明该模式将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商业化有序开发,可以增强经济效益,提高教育信息资源质量,扩大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容量,有效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教育信息资源泛指在信息化环境中运行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包括数字化教学案例、电子图书、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是信息技术广泛渗透教育、教学领域的必然产物,成为信息时代学与教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资源,越来越受到学生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