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新旧纲要的比较显示,当前我国儿童艺术教育更为重视儿童艺术情感体验的突显程度,体现了更为明显的个性化和过程取向,更为彰显儿童的主动性,综合化与生活化的要求更高,政治化与德育化倾向则有所减弱。在此变革过程中,社会变迁,教育思潮的变革,儿童观、艺术观、教育观的转变,儿童艺术教育观念的改变等都是影响我国儿童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幼儿家庭学习活动是幼儿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运用自编问卷,对武汉市1 908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幼儿家庭学习活动在内容、条件、方式和质量等方面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受到幼儿性别、年龄,园所性质,家长学历、职业、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大班和中班幼儿的家庭学习活动水平高于小班幼儿;女孩的家庭学习活动开展情况优于男孩;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幼儿家庭学习活动的总体情况越好;公办园幼儿家庭学习活动开展情况优于民办园。为了促进幼儿家庭学习活动,政府应完善家庭教育政策法规,加强对低学历家庭的支持;幼儿园应完善相关机制与平台,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家长应主动学习,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投入,创设优良学习环境,提升参与幼儿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新范式,通过儿童的“天真之眼”来探索童年的秘密,是对儿童能力的信任和挖掘。本文从儿童视角的内涵以及儿童视角的研究进程两方面来把握儿童视角研究的发展背景;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来剖析儿童视角的研究现状,全面把握理论研究中的儿童视角研究方法、研究伦理以及研究反思,实证研究中的儿童视角之朴素理论...  相似文献   
14.
15.
在生活世界视野下对儿童游戏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游戏的现状促使我们在“生活世界”视野下对儿童游戏进行反思。儿童的生活世界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世界,是童真、童趣和童话般的世界。儿童游戏源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可是当前儿童游戏渐渐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存在形式,儿童游戏应该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6.
孩子总是有那么多“为什么”, 有时疲于应付的父母便会失去耐心而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多为什么?”其实,“为什么”是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激情。随着一次次“为什么”的提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会越来越强。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提问经常持不耐烦的态度,肯定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首先,父母的态度会打  相似文献   
17.
儿童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文化,艺术与审美渗透到了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儿童文化视角下审视儿童艺术,二者之间呈现出整体与部分、本质与表征、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幼儿艺术教育本应更多地受到儿童文化的观照,然而当前成人文化处于霸权地位,导致幼儿艺术教育中儿童文化的缺场与儿童文化的自觉困境,幼儿艺术教育发展呈现出从艺术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到环境的异化样态。为此,要针对幼儿艺术教育各个要素的异化样态进行纠正与积极建设,让其目标设定从成人视角转向儿童视角,内容从分裂转向整合,方法从机械转向创造,评价从注重结果转向关注过程,环境从封闭转向开放,让儿童文化重新回归幼儿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王任梅 《幼儿教育》2012,(27):15-17,21
改革开放以来,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经历了由偏重社会发展需要逐渐过渡到兼顾社会发展和儿童个体发展需要,由偏重艺术学科取向到兼顾艺术学科取向和儿童发展取向,由偏重非艺术本位到逐渐凸显艺术本位最后兼顾艺术本位与非艺术本位的历程,同时也是儿童主体地位不断凸显,社会发展需求和艺术学科地位逐渐隐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96个幼儿谦让行为事件的类属分析,研究者根据幼儿实施谦让行为的目的或动机,将幼儿谦让行为划分为两类:非功利型和功利型。由于幼儿的谦让行为具有一定的他律倾向,因此幼儿教师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幼儿爱慕虚荣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幼儿爱慕虚荣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