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女性意识的再度复苏发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新时期之初.女性文学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对外部世界加以剖析和观照,一是对女性自身的内部世界加以审视和反思.在内部和外部的探索向纵深推进并交融互渗的过程中,新时期女性文学呈现出爱情、事业双重追求中的阻遏与困惑.女性行为、女性精神的双重异化,性与本能、性与道德的双重升华与超越等诸种表征。  相似文献   
22.
明清徽州节烈妇女的孝道、母道和妇道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徽州妇女自幼受到妇德教育,许多节烈妇女在丈夫去世后,忍受生理和心理上巨大的苦痛,艰难地支撑起破碎困顿的家庭,在孤寡无依的情境下,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承担起众多的家庭义务。她们不仅要侍奉公婆以尽孝道,抚养、教育子息以尽母道,也要为夫归葬并入祠祭祀和处理各种家庭内外事务以尽妇道。她们为自己的家庭,为徽州商业的壮大乃至为徽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23.
中国传统社会的结婚制度,以聘娶为主要形式,其程序一般要具备“六礼”。徽州的婚礼基本程序与“六礼”一致。明清徽州早聘之风较为盛行,乃至指腹为婚,因为早婚对徽商家庭具有特别的意义。明清徽州婚姻禁止性原则主要包括同姓不婚与良贱不婚。由于受到明清普遍的婚姻习俗和徽州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徽州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婚姻习俗,导致妇女的守节、殉烈或婚姻生活的不幸。  相似文献   
24.
80年代末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与文学思潮,加快了对传统现实存在及精神意义的消解.九十年代的女性开始重新审视男性和反省自身,一些女作家在小说文本中,对既定的男女世界进行颠覆、审丑、呓语、戏仿,实施了多样的解构策略.  相似文献   
25.
发展先进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牢固的精神纽带、坚实的智力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6.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贞节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个乱世时代,统治阶层和精英阶层,都意识到肃严贞节观念的重要性,女子的贞节被反复强调,并出现了女子由守节到开始殉烈的趋向。隋唐时期,进一步加强礼教,妇女的道德标准进一步强化。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并实现了由礼入律的转变,贞节观念在唐代经历了不断趋严的势头。但总体来看,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贞节观念仍比较淡薄。  相似文献   
27.
妇女贞节旌表在春秋战国时代已见于记载,其后在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贞节旌表制度不断发展,宋元时期妇女贞节旌表制度日趋完善。明清时期,旌表制度远比前代受到重视,节烈表彰有严格的程序,按涉及的行政级别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表彰,级别愈高,其程序和过程就愈复杂。明清时期,中央旌表的门槛不断降低,旌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表明统治者在主观上利用贞节旌表来维护家庭乃至社会稳定的意识不断强化,但客观上旌表的功能却在不断弱化。明清除了中央朝廷的旌表之外,地方政府也提供次一级的表彰方式,其程序较为简单,是中央朝廷旌表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28.
明清微州妇女节烈现象是异常突出的。节烈妇女可以务出四个最基本的类别:节妇、贞女、烈妇、烈女。明清徽州妇女节烈行为在许多情况下相互转化,贞女、烈女与节妇、烈妇节烈行为的相互转化情况有所不同。这些妇女节烈行为的相互转化,实际上就是殉烈之义与家庭责任之间’权衡之后的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29.
明清徽州节烈现象异常突出,这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节烈旌表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明清时期非常重视对贞节妇女的旌表。明清节烈表彰有严格的程序,按涉及的行政级别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表彰,级别愈高,其程序和过程就愈复杂。我们从徽州方志、谱牒等历史文献中可以发现中央政府旌表制度在地方的执行过程;中央朝廷对旌表条例的调整往往会得到地方的积极响应;同时,地方政府的表彰成为中央朝廷旌表的有力补充。妇女节烈旌表制度在徽州的有效实施,促进了明清徽州突出的节烈现象。  相似文献   
30.
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庐隐、冯沅君、冰心谋求从不同侧面建构女性新的历史,却未能对传统加以彻底解构;张爱玲彻底解构了女性历史,却未能在新的起点上有所建构;丁玲对女性历史既有所解构又有所建构,因而对女权主义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