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数字教材建设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数字教材建设更多依循传统纸质教材建设的标准、思路和方法,难以适应新课标和课程方案对数字教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需要从根源上重新思考新课标背景下数字教材建设应遵循的逻辑与策略。整体而言,新课标背景下数字教材建设应遵循四重逻辑:一是遵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引领导向作用的政策逻辑,二是恪守彰显立德树人和育人为本的价值逻辑,三是遵从强调教学属性和渗透学科思维的教育逻辑,四是依循注重智能技术赋能教材的工具逻辑。在四重逻辑的观照下,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字教材建设应包含三大体系,分别是强调“素养为轴”的设计体系、完善“选用—编排—呈现”的开发体系、凸显“实践效果”的应用体系。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字教材建设,需采取强化制度供给、组建协同联动共同体、选取适切智能技术、完善评价体系等多元策略,保障数字教材建设不断规范和优化。  相似文献   
72.
作业设计质量的提升是教学质量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质量的提升需要从直观认识走向深度理解。从理解视角来看,作业设计具有突出学生主体、注重意义阐释、强调迁移运用、提倡批判反思等特征。而现实中作业设计存在作业认知工具化、作业设计形式化、作业过程浅层化、作业主体边缘化等问题。突破当前作业设计困境,需坚持素养导向,构建立体式的作业目标体系;进行深度加工,促进内容的联结性与结构化;聚焦基本问题,创设真实且有批判性的作业情境;实施多元评价,构建持续性的作业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校减负提质与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