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14年第1期财新《新世纪》发表一篇题为《打水漂的中职教育:误了百万中职生》的犀利长文,在全国职教界乃至教育界引起较大风波。该文论证了政府用于中职教育的大规模投入被"打了水漂",指出中职教育贻误了百万中职生的前程,提出"发展中职这个方向就是错的"之论断。但是,以笔者从事职教教学与研究20多年的经验来看,我们大可不必因其耸人听闻而自忧自扰。因为我从不怀疑我国中职教育对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乃至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也从不怀疑我国的中职教育已经到了非改革难以前进的地步。  相似文献   
42.
又是一年考试季。随着2014年高考的日渐临近,各地高校新政迭出,其中,"大类招生"堪称亮点。东北财经大学继续实施分数优先,扩大大类招生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部按大类招生;南开大学大类招生专业增至12个。大类招生正成为我国重点高校招生的改革趋势。所谓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合并,按一个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入校后实行宽口径大类培养,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之后,再根据兴趣爱好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开展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资料记载,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就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并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也先后实施了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改革。  相似文献   
43.
日前,湖南电子科技职院2010级一名毕业生向媒体反映,自己的母校推行学费“促销”政策,鼓励学生跨学年交纳学费。比如5月前交纳下学年学费减免10%,5月交费可减免8%,6月交费减免6%。而且学校还存在延迟发放助学金和用助学金抵扣学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44.
读小学的女儿放学回家,一脸困惑地与我谈起班上的事:今天体育课上,班上两个平时不爱讲话的女生,竟然无视老师的集合口令,故意慢慢吞吞地落在大家的后面,还边走边做古怪的动作,惹得全班哄笑,老师大为光火。从女儿的责怪话语中,我知道女儿无法理解和原谅同学的“怪异”行为。  相似文献   
45.
王寿斌 《现代家教》2003,(10):12-12
经常带着孩子出入各种各样的场合,难免遇到一些不便说或不好解释、不想解释的事情,于是便用8岁的女儿做“挡箭牌”临时应付。比如,不凑巧在某个地方玩得晚了,别人问起缘由,便顺口答道:“都是王兢(女儿名)闹的,贪玩不肯回家。”走在大街上,心血来潮想吃羊  相似文献   
46.
20年过去了,但那次班会课我记忆犹新。那一年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班会课,我让学生进行不署名互相赠言活动——每个学生在我事先准备好的明信片上,写下自己最喜欢或最钦佩的同学的名字以及理由,由我当众宣读。因为是不署名赠言,大家都很兴奋,没有顾虑,畅所欲言。很快,一张张写满赠言的明信片回到了我手里。  相似文献   
47.
家长忌语     
大家知道,“服务员忌语”“公务员忌语”和“教师忌语”等对净化社会风气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们在认真总结了家庭教育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归纳出10类、共40句“家长忌语”,供广大家长参考。一、嘲笑、刺激的语言1.你能考上大学,大阳会从西边出来。2.你那“三好学生”的证书,准是老师“赏赐”的!3.你要得第一名,除非瞎猫撞上死耗子。4.不要赖蛤蟆想吃天鹅肉。二、贬损、羞辱的语言5.就你这熊包样子,连打扫厕所都没人要。6.人家放屁都比你打哈欠香。7.你也不撒泡尿当镜子照照自己。8.看你那副样子,只比死人多口气。三、歧视、绝…  相似文献   
48.
毫无疑问,各类职业学校目前已成为全社会普及计算机教育的主要力量和主要阵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一般的县职中、县职教中心的毕业生仅有不到30%的学生能通过计算机初级考试,通过中级考试者更是了了无几,各省、市级重点职业学校虽然略好一些,但亦普遍不尽人意,之所以如此,这固然与有些学校机房配备条件跟不上、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上机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却出在计算机教学本身。据笔者分析,当前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普及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49.
对照西方发达国家职教发展的经验,反思我国职教发展出现的阶段性难题和结构性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职教资源的无序、无偿使用,导致职教发展缺乏稳定投入、缺少合力支持,因而难以良性发展.据此,笔者认为,当前我们最紧迫的任务应该是齐心协力推进职教资源的有偿使用,并逐步使之常态化.从操作层而看,“有偿使用”可以是提前预支,可以是过程合作,也可以是用时“购买”.从实际效果看,职教资源常态化的有偿使用至少可以使当前困扰职教发展的难题得到破解.  相似文献   
50.
正相比国内企业,外资企业的文化往往积淀更深,具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孕育期,不仅呈现出系统性与先进性,而且更具陶冶育人的潜在功能,是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宝贵资源。事实上,经过外企规范训练过的员工,其在二次应聘中的通过率会比较高,而且薪酬的起价也会相应很看好,使得许多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优先选择将外企文化引进校园。然而,在这洋为中用的过程中,外企文化在职业院校的"本土化"问题日益突出,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