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应朝什么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学校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在这些重大的问题上,革命导师列宁曾发表过一系列讲话和指示,列宁的这些讲话和指示,是列宁、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建设和学校管理理论与经验的丰富宝库,是我们研究和考察学校管理问题的思想指针。在探讨我国学校管理工作原理的时候,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列宁有关学校管理思想的丰富遗产,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新世纪世界学术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不是权力征服“东方”,而是如何重新“发现东方”。这是因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中心与边缘、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使得任何国家不可能完全脱离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而封闭起来。在全球化整合中只能不断保持本民族的根本特性,打破全球格局中不平等关系,使自身既具有开放胸襟和气象的“拿来主义”,又坚持自我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的发扬光大,从而走向文化“输出主义”。  相似文献   
33.
当代知识分子思想平台和精神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知识分子具有精神生态上的多重性,就个体来说,确实有决裂与选择的双重痛苦,而这种痛苦正是产生真正思想的根本土壤。在全球化和后殖民时代中的知识分子,既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单一的大锅饭体制中,也不可能完全蹈空而跳入商品经济大潮,抛弃自己的心性和血性。处于跨国资本主义语境中,中国知识分子的职能确实在发生转化。然而,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心性价值和学术操守,这是为知识分子精神定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在学界被简称为后学(post-ism)研究。这一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问题研究观点各异,取向不同。本文在对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加以反思中强调:后学研究不仅要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中分析那些客观研究者的观点,还应该对后现代推进者观点加以梳理,对客观研究加以总结。要弄清“后学在中国”这个多维多面的问题,只能在学术正的历史平台上认真地考察各方的观点,对那些严肃的研究加以首肯,对那些不负责任的说法和想当然的滑过问题边界的做法,加以实事求是的审理,才能使反思有其正当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35.
对新世纪中国而言,全球化是科技一体化、制度接轨化、思想对话化、信仰差异化。其中文化的互动互补化,将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也同样重要。因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中心与边缘、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使得任何国家不可能完全脱离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而封闭发展。在全球化整合中只能不断保持自己民族的根本特性,打破全球格局中不平等关系,使自身既具有开放胸襟和气象的“拿来主义”,又坚持自我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的发扬光大,从  相似文献   
36.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现代文化及艺术风靡一时。它们消解价值,丧失价值判断,被称作“胡来艺术”。中国文化与艺术如何在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碰撞中逐步摆脱边缘化危机,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重新迎来新的辉煌,成为每个年轻的学者、艺术家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中国文化“三纲八目”的和谐之境,“修齐治平”的担当精神以及水、节、中、庸、孝、和等概念、范畴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不应该被当作历史垃圾而抛弃。相反,包括中国书法艺术在内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应该得到继承弘扬,因为她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指纹、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7.
酒文化:国学与传统艺术之重要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和音乐之深层关系与酒文化有不解之缘。古时琴棋书画诗酒花并称,书尤其和诗画相类,都是文人雅士借以传情达意的工具。古人常喜酒后作书,使得酒和书法天然相洽。综观中国几千年的音乐史,音乐和酒有很深的渊源。先秦时期,诗、乐、舞三种艺术形式合为一体,其中有很多内容直接涉及酒,有些创作也离不开酒神精神。中国酒文化与西方酒文化精神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酒文化代表的是中国自我身份的独特认同,同时代表了国人潜在的独立文化认同意识,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民众精神和酒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8.
文化是"人化"与"化人"。文化价值的主要功能是表达心灵境界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反映生命的时代本质特性和走向未来之境的可能性。当代文化艺术的定位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审视和选择的一种深化,在文化选择中不断提高选择主体——现代人的文化素质。文化之根系乎人,文化目的则是为了人——人自身的价值重建。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艺术,是对主体  相似文献   
39.
孝具有文化、伦理、教育、政治等多重内涵,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结构。其基本意义在于孝顺父母尊敬亲长,这构成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要求。对父母“孝”的情感的扩充和延展,形成儒家传统中的祭祀祖先的“家-国”集体无意识形式。在中国文化中,孝文化是儒家仁爱伦理的底线;孝伦理是东方人伦所止的身份规范;孝心理是由家及国的人伦扩展;孝政治是君子齐家治国的基本前提。反思现代文化的西式建构模式,我们应对中国“孝文化”结构的发生、发展与中国先秦社会家庭组织的类型结构、地位形态加以认真审理,重建现代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撑,才能对孝文化对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意义有正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40.
全球化语境与当代传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范围的现代性思潮中,全球化带来了更多的问题。西方重要学者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中国学者同样在面对这一问题。如何对全球化话语的合法性加以思考,并对全球化中的传媒文化加以定位,进而表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身份,即强调差异性、边缘性、少数话语与西方中心主义的多元互动对话,均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