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头孢罗齐中异丙醇残留量。方法:内标物为正丙醇,色谱柱为TPA改性聚乙二醇毛细管柱,分离效果良好。检测器为FID;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220℃;柱温80℃;检测器温度250℃;结果:异丙醇平均回收率为99.7%。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精度高,克服了进样量不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经济全球化、教育信息化、学习终身化等社会发展趋势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从问题式教学、对比式教学两个方面阐述了有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3.
依据吉林省的微观数据,文章分析了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对个人教育收益的影响。在收入方程中引入社会背景变量后,明显地降低了个人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而且,应用隐变量模型采用家庭背景变量作为工具变量之后得到修正的个人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为7.5%左右。估计结果表明,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确实对个人教育收益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工资和就业满意度作为界定就业质量的两大核心指标,本文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应用统计分析和微观计量经济方法,从个体特征和工作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高校毕业生工资水平的因素与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主要是学历、学校类型等与人力资本有关的变量,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家庭背景等与个体工作态度和其成长有关的环境变量。本文的估计结果也表明,工资水平是影响个体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其影响程度仅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09~2011年CHNS面板数据,应用倾向分匹配法分析了工作岗位转换对于劳动者收入水平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对于个体特征相似的两组个体来说,发生过工作岗位转换的群组收入较低与未发生过工作岗位转换的群体收入。也就是说,工作岗位转换这一行为总体上降低了工作者的短期收入。然而结果也表明,工作岗位转换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影响并不相同。对于低收入群体,工作岗位转换行为对其短期收入有正的影响;而对于高收入群体,工作岗位转换则有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包括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推行探究式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推行现代教育技术;重视课程考试改革等.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和造就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1988—2002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的三个横截面微观数据集的子集,采用Heckman两步法分析了教育对我国已婚女性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已婚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劳动力参与概率也随之增加,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组参与劳动概率最高,小学以下组最低。而且,随着已婚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收入也有显著增加。但是相对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结果,经过修正后的系数估计值明显降低,而且与其他同时期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已婚女性的教育收益率是比较低的。  相似文献   
18.
依据吉林省的微观数据,文章分析了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对个人教育收益的影响。在收入方程中引入社会背景变量后,明显地降低了个人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而且,应用隐变量模型采用家庭背景变量作为工具变量之后得到修正的个人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为7.5%左右。估计结果表明,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确实对个人教育收益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教学是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根据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从实验教学理念的更新,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及实验室的开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探讨了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着重讨论了“理论+实践+技能”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双师型”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实现培养目标的作用和意义,为地方本科院校食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