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内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  相似文献   
52.
语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和实现教学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利用艺术语言,灌注情感;挖掘课内容,领悟情感;掀起教学波澜,体验情感;抓住关键词句,深化情感。  相似文献   
53.
高校开展荣辱观教育的意义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指南。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加强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向主流价值观靠拢以及师德建设;开展荣辱观教育的途径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师德建设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54.
在语文学习中自主培养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形成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自觉地关注语文学习的情感性,重视语文生活的丰富性,强化人文教育的基础性,促进人文精神的内化与养成。  相似文献   
55.
王德勋  史晖 《教育探索》2001,13(8):34-36
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叶圣陶先生“教师下水说”的内涵,指出了“教师下水说”是叶老对多年语教学经验的形象而又精辟的概括,体现了叶老对语教学(尤其是作与阅读教学)自身规律的科学把握,叶老的这一语教学思想,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具有教育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6.
美育是语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在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审美教育:激发情感,真切感知;对照比较,辨别真伪;借助形象,启发联想;揣摩体味,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57.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扩大和日益深入,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应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念、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扎实的教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58.
教学的全过程应包括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只研究教学前的准备和教学中的技巧,而不重视教学后的反思、总结,就很难对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和提高教学水平。俗话说:“有钱难买回头望。”  相似文献   
59.
王德勋 《成人教育》2008,(10):59-6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的发展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为:自主学习式、教学反思式、同伴互助式、定向研究式等。  相似文献   
60.
校本培训的特点及主要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保证,而师资培训工作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永恒课题。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校本培训中,必须明确校本培训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培训模式,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