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41.
高职院校核心发展力的核心标准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之高不在大楼林立,而是技术名师云集,这是高职院校核心发展力的根基所在.技术名师之名,名在人格魅力上。即健康的人格、高尚的人品、容事的气度、开阔的眼界、独立的见识、宽广的胸怀、积极的心态。名在教做合一上,名在引领教学团队发展上。高职院校文化结构构成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以物质文化打发展基础,以制度文化练发展内功,以精神文化铸发展辉煌。  相似文献   
42.
高等职业教育有效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职业教育有效发展战略是一种从战略起点向高水平、示范性、品牌性发展的战略,关注长远,追求质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效发展战略强调未来的、整体的、平等的发展利益,坚持规模适度、内涵厚实、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文化引领的发展思路,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品质;积极培育高职院校文化,全力打造高职院校特色,不断提高开放办学水平;创新办学体制和公平的教育财政政策,构建社会民间资本运作系统,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3.
观念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本文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观念及其创新的主要特征和指向,在发展战略上,高等职业教育观念创新指向“战略投资“和“知识产业“;在发展目标上,观念创新指向“需求型发展“;在发展规模上,观念创新指向规模必须服从质量;在人才培养上,观念创新指向开发“看不见的知识“;在管理模式上,观念创新指向“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44.
45.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预警系统,就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能准确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和实际运行状态的预警指标有机结合所构成的整体。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预警系统的根本目的在于客观描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态、运行过程与影响因素,及时发布预报和预警,为政府制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调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提供方向性、前瞻性的依据,以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6.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定位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回顾我国高职教育20余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它走的是一条数量扩张型的发展道路,规模明显扩大,成绩是显著的.进入21世纪,高职教育如果仍沿老路前行显然是不可取的,走质量提高型发展道路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惟一选择.质量提高型发展的重点在教学领域的改革,核心问题是高职课程设置的创新.笔者从宏观层面就课程设置定位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7.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才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本文在分析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主要因素和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的基础上,从构建维度论出发,研究了构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三要素: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结构、人格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48.
今年,大部分中专都要并轨招生,它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促使各行业学校积极改革传统的招生就业制度,船舶行业学校已就此展开研讨,并策划新的招生、就业机制。 一、招生并轨对船舶中专的影响 1.对办学经费的影响 改革以后,国家不再对学校“包经费”。学校虽然仍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获得拨款,但还需自筹办学经费作补充,且自筹部分所占比重将日益增加。并轨后,学生虽然全部缴费上学,但数量少了。原来学校不交费的学生少,而委培、定向、自费学生多,且他们人均所交费用多,所以,就总收入而言,一般地并轨后的学校收入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9.
1969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联邦德国教育、科技、研究应站在改革的前列。次年教育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强调指出: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师范教育。尔后,师范教育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师范院校开始向综合大学靠拢。各州陆续领布了师资培养的有关法规和条例。在法律的轨道上,探索培养未来教师的有效途径。一、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教育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教师是基础工程的关键因素。这一点联邦德国已有很高的认识。。他们认为,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素质。现代化的教材、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都必须通过教师才能转化为预期的教学效果。尽管联邦德国工业化程度很高,也没有  相似文献   
50.
2009年3月,我的脖子上起了一个肿块,嗓子有明显的肿痛感,医生诊断为“甲状腺肿块”需要做手术。无奈之下,我前往省城就医。手术安排在周一。星期天,我让爱人陪着去街上走一走,逛了逛商场,去了趟书店。当我们途经一个公交站点时,突然听到有人喊:“王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