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这里我想推崇一下《丽水日报》。地处深山的《丽水日报》近两年来送评的作品很有竞争力,获奖作品总数引人注目。他们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多送鲜活短小的新闻作品,1991年,他们送评的《农民徐火松办起垃圾加工厂》这篇短新闻,全文500字,不去写农民经商,也不去写农民办一般性的工厂(这些已不稀罕),而是写徐火松别  相似文献   
12.
冬夜畅谈开展目击报道去年10月,我在电视屏幕前聆听赵紫阳同志十三大报告,当响起“发挥舆论监督”“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等浑厚声音时,不禁想起了这样的往事。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党报新闻言论,我认为,一定要“四到位”:编辑思想“到位”。前不久,我查阅了1989年10月到1990年4月的4家地市报,它们共发社论、评论、专论和短评32篇,每家报纸月均1.14篇。言论少到如此程度,令人担忧。言论少,主要是编辑思想未“到位”。就客观而言,地市报由于它所处的地位的限制,无力对国内外重大问题加以评论,说重了深恐惹起是非,说轻了“隔靴搔痒”意义不大。此外,基层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经验,地市报也往往没有把握,不敢随意发表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党报新闻言论,我认为,一定要“四到位”: 编辑思想“到位”。前不久,我查阅了1989年10月到1990年4月的4家地市报,它们共发社论、评论、专论和短评32篇,每家报纸月均1.14篇。言论少到如此程度,令人担忧。言论少,主要是编辑思想未“到位”。就客观而言,地市报由于它所处的地位的限制,无力对国内外重大问题加以评论,说重了深恐惹起是非,说轻了“隔靴搔痒”意义不大。此外,基层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经验,地市报也往往没有把握,不敢随意发表言论。就主观而言,一怕“祸”及自身。一篇好的言论,必须有鲜明的立场、观点,不是提倡什么就是反对什么,不是表扬什么就是批评什么。地市报编辑由于回旋余地较小,不少名人、大厂长等“白天不见夜里见”,有时还有求于他们,万一一箭射错,势必带  相似文献   
15.
如何搞好地方小报的经济报道,以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对此作一些探讨。正确认识转载外埠消息与刊登本地新闻的关系有人认为,转载外埠消息就是迟到的新闻,是“炒冷饭”。这是不对的。新闻属性的“炒冷饭”,是指  相似文献   
16.
应用因子加权分析法在篮球训练及身体素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因子加权分析法,在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及身体素质、专项技术评价中作了应用,阐明了各个变量在训练中各自的重要程度,并为此项运动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社会对法学与会计学的复合型人才的输出需要增加促使在财经类院校的法学会计学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应该受到关注。文章根据社会需要首先确定法学与会计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再阐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以及实现方式的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论述,最后提出人才培养改革几点注意事项,为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影响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的因素,以华北地区339名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从不同性别、年龄、父母职业、训练年限以及受教育程度来研究和揭示影响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的因素,最终旨在为提高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成绩提供依据,推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应是"行道以利世"的实用人才,必须"德艺同厚"。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生力军,行之有效的培养大学生对法治的信仰,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为栋梁之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地方报新闻改革的“热点”和“难点”,我认为主要是: 在加强舆论监督上,应改变“林黛玉身处贾府”的被动局面,大胆地开展批评报道。今年以来,各地方报都在探索加强舆论监督的报道,有的辟专栏,有的派记者到机关、部门现场采访,揭露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有的则抓住重大典型案例进行解剖,使报纸的舆论监督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也有不少地方报在加强舆论监督上,有点像“林黛玉身处贾府”的样子,上不敢得罪“老祖宗”,下不敢得罪贾宝玉、丫环、侍女。作为地方报,上面的问题不敢“捅”,基层的也不敢得罪。有些中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