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相比,教学态度无疑更为重要。笔者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主要是前不久听了两堂语文课深有感触。一堂课是一个刚刚教语文的教师讲茨威格的《世上最美的坟墓》,从语言到板书、从提问到教法等方面,虽然不乏可商榷之处,但却能看出他为了上好  相似文献   
22.
教师只有首先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才会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时游刃有余、张驰有度,课堂教学才有内涵与深度,文本的价值、教学的价值才会得以充分体现。一、"深度解读"——为何而"解"  相似文献   
2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七单元第22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感受樟树的蓬勃生机与永久保持香气、品质高洁之可贵,理解樟树的象征意义,领悟作者以树写人、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体会其效果,感受宋庆龄的伟大人格。  相似文献   
24.
王祥连 《师道》2009,(6):41-41
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工作状态,静观周围的教育现象,发现我们的教育职业生活大多趋同地表现为一种应对式的工作姿态。对好学生良好的表现,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与关注,视之“正常”而置之不理;对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则进行批评惩戒,因为干扰了“正常秩序”,不得不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25.
七月,是一批批学子毕业的时节。看着眼前的小学毕业生,想着他们六年前入学时天真无邪、懵懂无知的样子,我心中蓦然生出这样的疑问:他们真的毕业了吗?我们真的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了吗?  相似文献   
26.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5课。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3.诗文结合,理解诗句大意,感受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体会诗的后两句情景交融、绵绵不绝的意境。  相似文献   
27.
语文教学应基于本体,讲求学科教学效益,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已是当下语文教学界的共识。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思想指导下,“语文本体”具有以下四点基本内涵:“语文之本”体现在对“语言本身”的重视与掌握;体现在对“言语形式”的特别关注与学习;体现在对“言语技能”的着力培养与发展;体现在对“言语智慧(言语情思)”的悉心揣摩与领会。针对当下语文教学“得意忘言”与“意言分离”的两大误区,提出“意言兼顾”、“意言融合”的基本策略及“借文学言”、“据言会意”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8.
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工作状态,静观周围的教育现象,发现我们的教育职业生活大多趋同地表现为一种应对式的工作姿态。对好学生良好的表现,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与关注,视之"正常"而置之不理;对"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则进行批评惩戒,因为干扰了"正常秩序",不得不予以"应对"。如此循环,日复一日,我们难免在此过程中消减着工作的热情与信心。而结果大多是,"问题学生"一直出现着同样的问题,教育者一直采取着同样的教育方式(批评、惩戒)。但"问题学生"还是  相似文献   
29.
王祥连 《今日教育》2014,(10):30-32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无论是识字、阅读、作文都应当具有一种"课程整合"的意识。然而当下课堂实践虽高举"语用"这一大旗,事实上却依旧存在切割知识点、偏离核心目标、脱离文本语境的误区,不利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相似文献   
30.
正老师或同学的财物失窃,是很多班主任十分头痛与无助的事情。而如果第一次"案件"未能"侦破",往往今后接二连三会发生类似事件,将会让班主任更加头痛与无助,而其对学生的影响可想而知。说不定,有些学生就在这样的班级逐渐成为"惯偷",埋下毁掉一生的"伏笔"。很多老师会抱怨,我们班主任能有什么办法,对学生不能恐吓,不能搜身,不能来"硬"的,报警往往也是无效的。怎么办?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